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二论打造吉泰走廊重要增长带
●本报评论员
“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充满活力的重要增长带”,“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革命老区加快振兴、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到2020年,集聚发展能力明显提升,振兴发展示范效应进一步凸显。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大幅缩小,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在革命老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吉泰走廊建设的目标明确而美好,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首先要加快吉泰城镇体系建设,从而发挥城镇体系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城乡协调发展能力,然后再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协调的新路。加快吉泰城镇体系建设,一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按照“核心带动、两翼联动、带状发展”的原则,构建“一核两翼三带”吉泰走廊城镇体系。要着力建设吉州区、青原区、井开区和吉安县城组成的核心区,打造江西中部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要加快吉水、泰和县城为两翼的副中心建设;要加强中心镇、省市示范镇和历史文化名镇建设,发展沿105国道、朱北线、樟吉(大广)高速公路三条城镇带,形成与核心区、副中心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二要加强城乡规划调控引导。要以城市控制型详细规划和村镇规划为重点,大力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完善吉泰走廊城镇群建设规划。要优化城市设计,打造彰显庐陵文化特色的吉泰走廊城镇群。三要统筹城镇设施建设。要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体系。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完善城镇商业网点,加快城镇和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网络,健全吉泰走廊环境质量监测和重点污染源监控防治体系。四要加快和谐秀美乡村建设。要科学规划集镇和村落布局,围绕“五美四和谐”总体要求,以主要干道沿线村庄为重点,采取村镇联动、村落连片和整村推进方式,大力实施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同时要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促进乡村和谐稳定。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享。一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城镇、农村延伸扩展,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优化中小学布局,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研究制定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政策,开展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二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三要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要加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建立惠及城乡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加强庐陵文化研究与挖掘,保护与利用好现有的载体,同时规划建设庐陵文化保护区。四要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要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采取各种措施帮助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创业。要加快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城乡养老、医疗、住房等保障水平。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城乡不协调发展形成不了和谐社会,只有城乡协调发展的吉泰走廊,才是全市人民共同的幸福家园。实现吉泰走廊发展目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时间都很紧迫,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让我们努力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