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救助站工作人员走上街头救助生活无着人员
一包泡面一床棉被 几多关爱几多温暖
本报讯首席记者彭健明、实习生袁苑摄影报道:为应对各种恶劣天气及突发情况,把对街头生活无着人员,特别是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管理工作做细做实,12月12日,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带着方便面、衣被等物品走上街头,为生活无着人员送去温暖。
“你叫什么名字?家在哪?怎么睡在这里?”当日上午9时许,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在市中心城区人民广场右侧的一个凉亭中,发现一男子裹着被子睡在石凳上。经工作人员询问得知,该男子是吉安县敖城镇人,因没钱买车票回家便在城区流浪。当工作人员问及是否愿意接受救助时,该男子表示愿意。于是,工作人员当场给了该男子20元钱,叮嘱他购买 车票回家。当得知该男子还未吃早饭时,工作人员还为其泡了一碗方便面。
10时许,在市中心城区世兴庙路,工作人员看到了一位女性流浪人员睡在路边。工作人员上前询问其姓名、哪里人等相关情况时,该女子两眼茫然并未作答。多次询问后,该女子仍只字未说。于是,工作人员为其泡了方便面并护送至定点医院进行救治。随后,工作人员在中心城区街头继续寻找生活无着人员,对愿意接受救助的给予救助;对不愿入站接受救助的,提供方便面及衣被等服务。
而后,记者还来到了市中心城区一些街道设立的“城市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点”,以及在社区设立的“城市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咨询引导点”了解情况。据 悉,目前市中心城区共有这样的救助点和咨询引导点25个,极大地方便了求助对象享受救助。
据市救助站站长熊军介绍,目前室外温度较低,流浪乞讨等街头生活无着人员处境更加艰难。为确保求助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救助,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准备了方便面、衣被等物品,为他们送去温暖。发现流浪的危重病人或者精神病人,将按照“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先护送至定点医院进行救治,待病情稳定或者基本治愈后再进行后续救助。对其他救助对象坚持自愿原则,及时劝导、引导其进入救助机构接受救助;不愿入站的,根据其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饮食、衣被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