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构建农村公路“半小时交通圈”
近日,延线通车后的大洋洲镇南源村村民沈军根说:“以往南源村孩子上小学要走六七里山路,现在路修好了,客车通到村里头,村里的孩子上学也有客车坐了,到县城读书也方便了。”这是我县全力打造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构建“半小时交通圈”的喜人变化。
近年来,我县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大胆改革交通建设投资体制,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筹资融资;认真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质量终身负责制,建立健全了“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三级质量管理体制,确保施工队伍按质按期完成施工;同时,我县按路、站、运一体化模式,投入400余万元积极建设乡镇客运站、风雨候车亭,并率先在吉安市推行以线养站经营模式,于今年7月12日,正式破土动工建设全省首批50个农村综合服务站项目试点工程之一的神政桥乡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该站服务范围幅射5个乡(镇)50余个行政村,农村公路里程300余公里,项目建成后将为我县农村道路运输及物流业发展提供较完善的服务保障。目前,我县已提前两年完成“村村通”工程,里程达744.84公里,新修农村公路197.5公里,全县农村公路通水泥路里程达813公里,100%行政村通水泥(油)路,65%自然村通水泥(油)路。全县已建成农村客运站7个,农村客运候车亭162个。
在建设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的基础上,我县不断加大运力结构调整力度,引导车头向下,通过将原班线客车由乡镇延伸至村,新增或更新适合农村客运的客运车辆,对“冷线”班车优先发放燃油补贴等办法,确保农村客运班线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有效解决当地农民出行和农村学生上学难题。如今,我县13个乡镇118个行政村44条客运班线全部开通,投放农村客运车辆68辆,乡镇班车通达率100%,行政村通车率达92%。全县以县城为中心、以105国道为主轴、以新七石油路和新三线油路为两翼的“半小时交通圈”已基本形成。(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