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竞耕:手中画笔记录前行脚步(图)
邓竞耕展示他的作品
邓竞耕今年61岁,家住青原区梅苑小区。他从小酷爱绘画,2006年退休至今,画了2000多张城区的速写,见证了城区的发展和变化……
他,骑着一辆自行车、背着画板穿梭在市中心城区大街小巷,用手中的笔勾勒出一幅幅速写,记录城市的点滴变化;他,凭借对绘画的酷爱和对吉安这座城市的特殊情感,画出了2000多张城区的速写,见证了城区的发展和变化。他叫邓竞耕,今年61岁,家住青原区梅苑小区。11月5日,邓竞耕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故事和他眼中城区的发展变化。
从小爱好绘画5日上午,记者来到青原区梅苑小区,见到了邓竞耕。走进他家的书房,只见书柜、墙壁上有很多绘画作品。邓竞耕告诉记者,他从小对绘画感兴趣,五六岁的时候,因一次意外受伤在家休养,父亲便买了一些连环画和小人书给他。这给了邓竞耕学习画画的机会,他每天临摹连环画上的画像,绘画水平有了很大进步。读小学和初中时,他依然学习绘画。
1978年,邓竞耕被招入原井冈山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专门从事影片宣传工作。工作任务主要是绘制影片的 宣传海报,这让他的绘画技艺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退休后他有充足的时间绘画2006年,邓竞耕从单位内退,并常住吉安城区。此后,他有更多的时间来绘画。除了绘画,每天早上跑步锻炼也是邓竞耕的必修课。有一次在跑步锻炼时,邓竞耕发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旁边还有一些老式的矮房子。他当时想,这些年来,吉安城区建设日新月异,一些破旧的老房子逐渐被高楼大厦所取代。“我可以用手中的画笔,将城区的变化发展记录下来,作为一种资料进行保存。”邓竞耕说,这不仅可以修身养性,或许还能为后人留下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作品。
通过速写记录城市发展变化从那时开始,邓竞耕便每天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市中心城区的大街小巷,用手中的画笔勾勒出一幅幅速 写,记录城市的点滴变化。
“你看,这张速写画的是当时(2006年)吉州区水沟前路与高峰坡路交叉口附近的景象。这张画的是……”邓竞耕一边拿着速写作品一边告诉记者,从2006年开始至今,他总共画了2000余张速写作品,全部是反映吉安城区这些年来的变化,大到城区主干道,小到城区的某个小角落。
画的画越多,发现的变化也越多。邓竞耕告诉记者,就拿青原区来说,2001年基本上是荒僻、贫瘠的乡村,城市功能基本一片空白。如今青原区中心城区已逐渐成为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生活在青原的人都能切身地感受到这种变化。
随着城区的发展变化,邓竞耕所画的内容也在发生变化。他用自己手中的画笔记录城市变化的点滴,也记录着自己对生活的一种感受。
首席记者彭健明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