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爱上新农村 恋上新生活

热度291票  浏览3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2年11月04日 14:33

村里有了水泥路,家里有了自来水和热水器,有线电视也看上了……万安一古稀退休教师现在过得特别开心

爱上新农村 恋上新生活

宽阔的水泥硬化路、崭新的红色大瓦房、太阳能热水器、闭路电视、休闲广场……今年77岁的退休教师曾品人近日讲述着家乡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连称今天的好日子源于共产党的好领导。

老曾是万安县芙蓉镇光明村山田自然村人,是村里有名的“知识分子”。教了一辈子小学毕业班语文课的他谈起家乡的变化,既激动又兴奋:“村里有了水泥路,每逢雨季再也不用走泥巴路了;家家户户都有了水泥院子,村里还建了3个小广场;卫生状况也改变了,和城里人一样,我们的屋子里也放了垃圾桶,有的还把卫生间修到了家里。”

退休前的老曾是光明村小学的一位普通语文老师。回忆起骑自行车从村里去县城的那些日子,他依然记忆犹新,“村里只有唯一的一条泥泞崎岖的路通往县城,骑车要走四五十分钟。一到下雨季节,根本没法行走,自从今年3月修好了水泥硬化路后,下雨天出行变得方便了,骑电动车20分钟就能到达县城”。

今年初,万安县在县城至邻县泰和县26公里长的省道杨万线沿线集中连片展开新农村建设,打造集生态秀美带、村容整洁带、产业富民带、乡风文明带、党建示范带于一体的美丽乡村综合示范带,把新农村建设引入新的发展阶段,惠及了沿线4个乡镇、63个自然村4万多人口。在山田村,新农村建设解决了54户居民的出行难问题,还让200多村民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看上了有线电视。

“现在有了自来水和热水器,在田里干一天活回来,还能洗个热水澡;有线电视也看上了,有20几个台。傍晚去广场转转,和老年人聊聊天,感觉特别开心。”曾品人乐呵呵地描述着如今的生活。

自从今年2月搞新农村建设以来,山田村有30多户买了热水器,七八户用上了洗衣机,还有3户购买了价值五六万元的二手小轿车。农村内需的扩大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老曾的两个儿子原来在广州打工,村里搞了新农村建设后,他们返回家乡在村里做起了油漆工,“原来他们在外打工,一年也就回来两三次。今年回到本地务工,既能在家门口赚钱,还能照顾老人。”曾品人说。

老曾还是一位收藏爱好者,笔者在他20平方米的收藏馆里,看到不同朝代的古锁、古钱币、茶具、烟斗、酒瓶等富有中国文化元素的收藏品,在玻璃柜台里整齐地摆放着。他用放大镜看着柜台里的宝贝,为笔者一一讲述藏品的收藏价值。

“这个是宋朝的茶杯,是真品,它可以反映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的茶文化。收藏这些具有中国元素的古董,就想弘扬中华文化、继承老祖宗精益求精的品质。”老曾介绍说,“自从今年通往县城的公路修通后,来我这里参观的人也多了。以前一个月也就几个人,现在每月至少有十几个人。最多的时候,一天来了100多人参观”。

新农村建设不仅改变了村里的硬件设施,更改变了村民的精神面貌,邻居之间争争吵吵的事情也变少了。曾品人说:“以前每个星期总能听到有人在吵架,现在听不见了。”

“村里还有几个水库没用上,山上还有100多棵桂花树,政府应该考虑发展观光旅游休闲点,帮扶村民走上致富之路。”曾品人很满足现在的生活,但还有自己的思考,“我们不能坐享其成,享受老祖宗遗留给我们的秀美风景,要做更多看得到、摸得着、留得住的事情。”他说。林艳兴、杨慧/文

TAG: 宝宝 户口 命悬一线 农村 新生活 营救
顶:15 踩:14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03 (92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 (91次打分)
【已经有79人表态】
12票
感动 感动
12票
路过 路过
9票
高兴 高兴
11票
难过 难过
8票
搞笑 搞笑
9票
愤怒 愤怒
7票
无聊 无聊
11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柴火间门锁无帮被损三次原是儿子忘带钥匙所为
  • 下一篇:两车相撞两人被卡命悬一线多方协作展开生死营救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