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晨报]“九项专项整治”掀起创建高潮
“九项专项整治”掀起创建高潮
我市以良好形象接受全省文明城市实地考评
■本报记者潘虹莉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能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和管理水平,又能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为加快建设大气、雅气、秀气新吉安,全面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梳理城市良好形象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体现吉安城市精神的内在要求,更是一项造福全市人民的民心工程。10月22日,记者从市文明办了解到,我市各单位已采取多项行动迎接省文明委对我市申报全省文明 城市的实地考评。
加大宣传让省检深入人心
市创建办、吉州区、青原区等相关单位在公共场所、部门单位设置宣传栏、宣传牌,在窗口单位、商场酒店摆放、张贴宣传品、宣传画,在街道社区完善宣传栏、楼宇院落确保挂上宣传画;户外张贴创文大型公益广告、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张贴创文标语,向市民发放《文明读本》;充分利用短信和彩铃平台,适时发放、播放创建宣传口号和文明行为常识。同时组织了志愿者、社区(村)工作人员、退休老干部、教师等,针对文明城市考评的问卷调查内容、文 明礼仪常识、文明行为要求等,开展上门入户宣传,派发系列宣传品等,强化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和教育,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
继续抓好“九项专项整治行动”
市交警支队继续加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整治,提高了支队民警的见警率、管事率;对于行人、车辆违章行为坚决纠正不放松;合理划定了停车位,规范了停车秩序;保证了盲道畅通,信号灯、摄像头完好正常;出租车、公交车车身整洁、车内卫生、座椅完好,司机用语文明、态度良好;站台干净无烟头,文明排队上下车。
市规划建设局继续加强公共设施修缮整治行动,维修、更新、补全了一批市政公用设施,对破损和不能使用的公共设施及时清理到位;解决了路灯不亮,绿化带断带或枯死,窨井盖缺失等公共设施损坏问题。
市城管局继续抓好环境卫生整治行动,重点解决了乱停乱放、乱扔乱倒、乱贴乱挂、乱搭乱建、乱摆乱设等问题;加大了清扫力度,延长了保洁时间;汽车站、火车站整体干净整洁卫生有序,有禁烟标志,公厕干净卫生,水龙头完好、有残疾人设施;市区内垃圾箱完好无损、干净卫生,垃圾及时清理;同时继续抓好店面商铺的“门前三包”工作。
为继续抓好社区单位整治,各社区、单位小区、物业公司加强了小区的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工作,做到路灯亮、楼灯亮、楼道通畅无杂物、垃圾及时清扫清运,整理了宣传栏阅报栏,清理了“牛皮癣”;同时保证小区内健身器材完好无损。
市卫生局继续抓好“五小”行业整治,重点解决小美容美发店、小餐馆、小旅馆、小浴池和小型休闲娱乐场所证照不全、消毒设施不全、消毒记录不全,不符合公共卫生安全等突出问题。监督经营人员做到“三证齐全”、经营场所干净卫生。
市文广新局继续抓好网吧整治,重点解决证照不全、不严格执行实名制、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不在显著位置张贴“未成年人禁止入内”宣传标志问题,没有淫秽内容。
市工商局继续抓好市场整治行动。对各类集贸市场主办单位和经营主体再次清理检查、把好市场准入关;加大了打假力度,加强了日常检查;加强市场卫生环境整治,做到通畅、干净、整齐、有序;确保大型商场有投诉电话、有逃生标志、安全通道畅通、无过期食品。
市城管局和市工商局联合继续抓好广告整治行动,清理一切违法广告,拆除一切违法设置的各种类型广告牌、招聘护栏广告;增加一定数量的创建公益广告。
市公安局和市教育局继续抓好校园环境整治行动,抓好学校建筑物安全检查、食品卫生检查、危险化学品和电力检查,严厉打击侵害师生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和学校周边的流氓团伙、黑恶势力;坚决取缔和清理整顿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的各类违法摊点;整顿校园周边的交通秩序,严厉打击非法营运和超载行为;持续开展“三厅一吧”整治行动;保证校内外干净卫生。
据悉,自10月21日至23日,由我市卫校、技校、农校、井大四大院校近200名学生组成志愿者队伍,在井冈山大道、吉州大道城北至城南路段,协助交警劝阻市民闯红灯、电动车走机动车道、机动车压双黄线、逆行等不文明行为,为我市创文贡献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