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城 同 创 ]市领导实地督查文明城创建工作
市领导实地督查文明城创建工作
本报讯(记者曹素萍)10月20日至21日,市领导李庐琦、杨丹、李建国分别率队到我市中心城区重点地段和考察点,实地督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李庐琦一行先后来到吉安市科技馆、市中心人民广场、市中心人民医院等公共场所,听取了各实地督查点负责同志的汇报,指出了各实地考察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现场办公。李庐琦指出,要进一步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力度。目前,创城迎查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各实地考察点要快速行动起来,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抓实抓好,这是做好创城迎查工作的基础。从当前情况看,很多实地考察点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下步工作中,要继续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在督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整改到位。
杨丹一行来到我市鹭洲路、井冈山大道、阳明路、晒布场巷等地,就环境卫生、公共设施、交通秩序等工作进行了督查。杨丹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文明城市创建标准进一步加强监管,努力使监管工作常规化制度化;要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知晓率,在工作中充分发动群众;要进一步查缺补漏,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整改,进一步提升创建省级文明城工作水平;要真抓实干,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
李建国率队查看了滨江四期古南湾建筑工地、白鹭洲公园、吉州区行政中心广场等地的创建省级文明城工作,他说,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文明创建的目标、内容、措施和要求进一步深入人心,让市民广泛参与,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对于不文明现象和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各部门和单位要各负其责,相关工作要做到精心、细心、到位,严格问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庐陵讲坛——文明城市创建”走进社区
本报讯(黄君、记者颜兵)10月17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主办的“庐陵讲坛”第二期“文明城市创建”专题宣讲报告会在吉州区古南街道太平桥社区举行。来自吉州区各街道办、社区的干部群众共100余人聆听了宣讲报告。
为积极配合全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深入贯彻落实迎检动员大会要求,全力营造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激发广大市民群众的创建热情,深入推动创建工作进机关、进学校、进企 业、进社区,我市举办了此次活动。报告会上,宣讲团成员结合我市目前正在积极开展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从文明城市的含义、创建文明城市的意义、创建文明城市应重点把握的方向三个方面对文明城市创建进行了全面阐述,讲解到位、生动及时,为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持。报告会后,社区干部群众反映热烈,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为创建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我市组织开展义务大扫除
本报讯(记者郭文宇)10月19日一大早,在市中心城区各主干道和小街小巷,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大扫除场面,我市正以整洁、亮丽、有序的城市环境迎接省级文明城市创建考评。
沿江路上,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政协等部门的领导干部纷纷走上街头,扫落叶、清垃圾,积极参与卫生大扫除,为营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出力。阳明西路上有市交警的劳动队伍,阳明东路上有市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守护,各单位都分别深入到各责任地段包干区义务劳动,尤其是韶山路上吉安师范的学生义务劳动群体,更是赢得了市民的广泛好评。吉安商务宾馆停车场南侧,一些挡道的树枝藏匿了不少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市城管支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联合整治,找拖车运输、移植树木,把堆积多年的垃圾死角全部清理干净,该支队干部职工纷纷表示他们脏点累点不算什么,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是大事。
据了解,当前市中心城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到了最关键的工作阶段,省考评组将于本月中下旬对我市进行全面考评。
市城管支队:整治流动摊点
吉安讯(张剑泰)8月份以来,市城管支队针对中心城区超店经营、早夜市摊点等流动摊点进行了专项整治。
该支队精心布置,强化举措,取缔了井冈山大道友谊路口、帝景湾桥头两处夜市摊点,成功引导一些摊点到长岗路粮库处晚上设置夜市摊点,并且对013中转点、阳明商城、人民广场 周边、世兴庙等中心城区所有夜市摊点进行了规范管理。为规范夜市摊点,市城管支队要求控制摆摊时间,在凌晨1∶00以前必须收摊,地面要铺地塑,配置垃圾桶和潲水桶,做到摊收场清。对早夜摊点也进行了规范管理,在保证摊区正常运行情况下保留了人行道的畅通和卫生保洁的到位。
市药监局:保障饮食用药安全
本报讯(裴晓尧、记者郭文宇)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围绕“以创建促监管、以监管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结合自身职能积极推动文明城市创建。
该局以提高服务质量、端正政风行风、塑造机关形象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机关建设;以信用分类管理为重点,积极推行餐饮服务行业和药品企业量化分级工作,强化对食品药品市场主体的准入、经营、退出行为的全程监管,增强企业的自律意识,促进企业诚实守信;大力开展食品药品科普活动,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今年以来,该局在各级电视台播放食品药品安全公益广告及情景短剧600余次、农村数字电影公益宣传100余场,开办“食品药品安全大讲堂”和咨询活动6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52000多份。
名副其实新家园
——吉州古南镇街道保太巷社区新家园小区变化小记
▲改造后整洁的小区。
◆改造前的小区。
□本报记者曹素萍
10月14日,吉州区古南镇街道保太巷社区新家园小区内“群众乐”大舞台上,由吉州区社区文艺队组织的文艺演出正在举行,一阵阵欢快的歌声、一个个劲爆的舞蹈引得台下观众时而凝神倾听,时而热烈鼓掌。
“现在每个周日晚上,这里都有演出,原来的脏乱地,现在成了居民的‘欢乐城’……”住在新家园小区5栋2楼的郭阿姨开心地说。
新家园小区原来的面貌很难让人与它的名字对上号。下水道堵塞、杂草丛生、垃圾成堆、污水横流、蚊虫滋生、老鼠乱窜是小区环境的真实写照。小区的267户住户苦不堪言。
按照“铺平百姓门前路,点亮百姓门前灯,净化居民小环境,清理社区下水道,贯通城区排污管,连上沿街绿化带,平安社区大家创”的要求,今年5月10日,吉州58个无物业管理小区综合改造工程集中开工。新家园小区被纳入改造范围并于5月开始综合改造,共清理占道经营6处,拆除违章建筑15间,清除菜地约2000平方米,垃圾30余车,硬化路面2808平方米,铺设吸水砖2480平方米,下水道改造960米,新建化粪池5座,新建雨水井、污水检查井220座,栽植乔木30余棵,新装路灯8盏,安装石桌石凳4套。此外,在小区改造中,还新建了“群众乐”大舞台和羽毛球场等文体设施,完成总投资约80余万元,为群众创造了一个舒适整洁的温馨家园。新家园小区成了居民名副其实的“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