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奋勇前行写华章———永新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热度268票  浏览3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2年10月19日 10:18

奋勇前行写华章

———永新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龙艳红

十六大以来,永新县奋勇前行,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辉煌历程;迎难而上,谱写着快速赶超的华美乐章。

十年来,永新各项经济指标迅猛增长,与2002年相比,生产总值增长5倍,财政收入增长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倍,农业、工业、三产比重由41.6:29.9:28.5优化为23.5:46.2:30.3。

构建“两大”产业基地,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

十年来,随着发展平台从小到大、工业产业从粗到精,永新工业经济强劲攀升,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1%,实现了县域经济结构的有效嬗变,实现了从农业为主向工业主导的成功转型。

十年前,永新工业发展平台仅仅局限于城北工业园。现如今,实现了从城北工业园到小屋岭工业园再到茅坪工业园的跨越,基本形成了“一园六区”格局(一园即万亩工业园,六区即:小屋岭产业园、皮制品产业园、铜制品产业园、药化产业园、永新嘉善罗星产业园和返乡创业园),占地面积达到7000多亩,2011年园区创税达1.3个亿,占全县总税收的54.8%。

从十年前的“漫天撒网”招引企业到如今围绕“铜制品、皮制品”基地招引产业,永新的工业产业发展方向越来越明晰。该县在“环保先行,错位发展”理念下,率先在全省取得县级皮革污水处理厂、电镀污水处理厂环保批文后,继而又在省环保厅拿到了县级少有的年产20万吨高档铜制品项目以及年产600万张的牛皮革项目。又坚持“先建污水处理厂,再引进相关企业”,投资近2亿元建设污水处理厂、电镀污水处理厂,用“两厂”支撑“两大产业”。与此同时,探索了“跨省合作、共建园区、携手转型”的新模式,先后与台湾彰化五金协会,以及浙江、福建皮革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出资兴建“两大”基地,促进铜制品、皮制品产业集群。目前,两大产业共集聚36家企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65%。

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新型城镇化再上新水平

十年来,围绕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永新县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县城镇化率高达40.33%,建成区面积达8.38平方公里,人口增至10多万人,城区道路形成“二环三纵六横”的城区道路网络。这都得益于永新在硬件方面的努力。该县投入6000多万元启动了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的袍田新城区建设;实施将军大桥、民心大桥、仰山大桥“三桥东跨”工程,启动3平方公里的河东新区一期建设;抓好高速公路连接线、滨江路堤北延、敦永公路拓宽“三路北进”工程。如今,袍田新区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三桥”已完成规划立项、设计评审等前期工作,滨江路堤工程进展顺利,衡茶吉铁路文茶联络线正待铺轨,吉莲高速公路永新段路基初步成型,高速公路连接线一期工程基本实现垫层通车、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319国道茅坪至小沙段改造工程进展顺利。

永新城区面貌正向湘赣边界的灵气水城、秀气绿城、雅气名城迈进。该县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标本兼治整顿“脏乱堵”,划分责任卫生包干区,由县领导分别牵头负责,加大城区违规建房的清查力度,逐步实行“产权调换”的拆迁安置模式,引导居民“上楼”;推进“划行归市”,划分10个商业区块,努力实现“一街一业一品牌、一区一景一特色”。依托南岸渠道从禾水河引水“进城入区”,完成滨江路堤建设,开创“一江两岸、依山傍水”县城滨水时代;全面推进“拆墙透绿、植绿补绿、立面挂绿、见缝插绿、硬地复绿和退院还绿”的“六绿”工程,在老城南车站等黄金地段建设“小游园”,将县城绿化率提高到35%以上,实现“绿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画中”目标;依托红色、书法和非遗等文化,沿河东滨江路堤建设历史文化长廊。

建设美丽乡村,农业农村现代化逐步推进

自2006年提出新农村建设以来,永新农村完成了美丽的蜕变。目前,永新累计投入1亿多元,建成590余个新农村建设点,全县6万多农民受益。

该县以镇村联动、村落连片和大村整体推进作为今年的主攻方向,以“三边”、“一线”为重点,高标准实施90个新农村点建设,重点抓好永里线、敦永线、烟龙线美丽乡村示范带和禾川、石桥、埠前等区块的美丽乡村样板片建设。与此同时,注重融入文化建设,真正体现农村的自然风貌、乡土人情和田园风光。

“村在林中、人在村中”。永新抓好村庄布点、村内功能布局,全面“引农上山”依山就势建房。他们在东西南北四片各选择一个缓坡矮丘较多、群众建房需求量大积极性高的乡镇试点,由乡镇选址规划,统一红砖勾缝或者青砖勾缝的建筑风格,并整合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农田水利、农村交通等资金,先行完成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逐步引导一批农民“上山”建房。目前,才丰乡清塘村已有6户农民申报建房,里田镇汗山村已有25户农民预交基础设施建设分摊资金,石桥镇、龙源口镇有意愿“上山”建房的农户分别达450余户和110余户。在此基础上,该县引导农民培植农业产业,形成各展所长、特色鲜明的产业格局。

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十年来,永新始终以惠民为宗旨,使群众在社会事业进步中得到实惠,促人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十七大以来,共投入民生工程建设资金12.6亿元,新增城镇就业4.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6倍和1.7倍;基本实现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居民合作医疗保障“四个全覆盖”,被列为国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全县38万名农民分享了“补贴养老”的温暖;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加快建设,圆了1.5万名困难群众新房梦;完成了133个扶贫重点村整村推进。新建了永安中学、子珍小学、思源学校等一批学校;全面改造了乡镇基层卫生院;宣传文化工作成效明显,挖掘了“忠勇信义”的永新人文精神,永新书法国际交流展在日本东京成功举办,彰显了红色文化、书法文化和非遗文化的品牌效应。社会治安从重点管理到全省平安县再到争创全国平安县,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双拥、科技等各项工作不断加强。

TAG: 创新 单位 高速公路 华章 活动 纪实 经济 统计 永新
顶:12 踩:16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61 (82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9 (79次打分)
【已经有79人表态】
15票
感动 感动
13票
路过 路过
10票
高兴 高兴
7票
难过 难过
8票
搞笑 搞笑
7票
愤怒 愤怒
7票
无聊 无聊
12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拆旧建新 统一规划 永新移村上山集约用地
  • 下一篇:推行“三双管理法”永新力促后进党支部晋位升级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