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工业上山”加快产业集聚
布局集中 用地集约
永新“工业上山”加快产业集聚
永新讯(王琪、李菊明、段福林)近年来,永新县在耕地资源稀缺、人多地少的客观条件下,立足可持续发展,转变思路,通过引导“工业上山”,为实现“工业强县”战略走出一片新天地。
该县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原则,坚持规划先行,在集中连片的荒山荒地等低效利用土地的小屋岭、茅坪区块,科学选址编制了万亩工业园区开发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并根据产业结构、区位特点、环境保护等,合理确定园区性质,明确园区功能、产业定位,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
目前,该县工业园区建设规模达5平方公里,建立了铜制品生产基地、皮制品加工基地、罗星产业园、返乡创业园、化工园、小屋岭产业园6大产业基地,入园企业达130余个,承载了全县95%的工业经济总量,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动力。铜加工、皮革、药化、茧丝绸4大支柱产业不断优化、发展壮大,并打造成为全国重点铜制品生产基地和华东地区最大的皮制品加工基地。
该县通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现产业集聚发展。他们严格界定企业入园门槛,优先考虑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无污染、高附加值的优质产业项目。对新引进投资大的优质企业实行分期供应土地,鼓励投资较小的企业入园先租赁厂房,待发展壮大后再购置厂房,进园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不得低于150万元/亩。该县通过“腾笼换鸟”和等价置换等方式,盘活闲置土地(厂房)56.2亩。同时,不断加大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力度,建设标准化厂房10.9万平方米,实现向“空中要地”195亩。今年,该县继续启动了12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建设目标任务。在政府的引导下,不少企业纷纷转变思路,推进多层厂房建设,向“空间要地”,促进土地高效利用。
最近,该县积极申报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通过引导“工业上山”,切实保护耕地,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