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移动”宣传:移动惠农 信息富农的绿色通道
“春风化雨惠三农”
新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是以全市级门户网站为主站点和村级网站为分站点的模式有效汇聚整合,形成统一的综合平台。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网两网合一方式,构建了一个为“农民、农村、农业”提供政务、商务、服务“三位一体”的新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农技知识、新农村管理信息、乡村政务公开、新农村合作医疗保健信息、新农村党建信息、新农村商贸信息 新农村务工信息共享。同时结合移动MAS,实现信息延伸至手机终端,农民朋友可根据需求,随时收到平台更新的信息。
农村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2010年以来,依据中央一号文件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信息下乡”的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农工部的大力领导下,吉安移动在全市农村持续开展了以两普及、六下乡为载体的“一号文件进我家,移动信息惠农家”、“春风化雨惠三农,移动信息进农家”等一系列的信息化新农村创建活动,以“两普及、六下乡”(移动互联网、手机终端两普及,培训信息下乡、管理信息下乡、商贸信息下乡、医疗保健下乡、党建平台下乡、招工信息下乡)为载体建立新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本着“助农、惠农”的服务宗旨,向农村客户推广实施“136惠农工程”,推出面向农村的网络、资费、优惠、终端以及信息化等方面的全方位优惠与服务,全面减小数字鸿沟、促进农村发展,用不竭的热忱造福于千家万户。
做实根基,强健了一张无处不在的精品网络
优质的通信网络是推进农村信息化的先决条件。吉安移动实现了行政村100%深度覆盖,20户以上自然村99%覆盖,掉话率几乎为零。在偏远山村,排除万难建基站修铁塔,大汾镇上坳村为遂川县西部偏僻行政村,交通不便且地理环境艰险,今年1月14日建设开通上坳移动基站,并在基站开通当天,为200多位村民送去了无线电话,村子对外联系更加方面快捷了,受到地方政府和当地村民的极高的评价。凭借一张覆盖广而深的网络,移动赢得了用户良好的口碑。受汛期强风暴雨侵袭,吉安移动总会在第一时间抢修通信网络。今年4月份,吉安县大冲乡特大暴风雨灾害,那一次,尹文和同事们连续两天两夜没合眼,紧急开通通信车保障受灾用户及时恢复通信“我们的油机车沿着35度的陡坡向山里开,去抢修基站设备,一心想着尽快恢复通信。”汛期期间,吉安移动紧急出动应急人员460余人次,抢修车辆78台次,油机发电124台次。在这段暴风雨天气的高峰期过后,在针对农村地区供电和网络传输质量薄弱等问题,公司继续采取引进新技术、电源改造等多项措施提高农村网络通信质量。
除了一张优质可靠的蜂窝网,吉安移动也加快了移动互联网的建设步伐,推动移动互联网、手机终端“两普及”。大力推进农村宽带接入工程,运用移动网络和信息终端推进信息技术进村入户,着力解决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目前,吉安移动光纤宽带已经接入所有信息化示范村,信息化示范村已实现无线覆盖,农村人口移动电话普及率稳步提升,信息化网络已具备基础。所有信息化示范村均具备有线或无线宽带上互联网能力,网络信号100%覆盖,已建立十几个标准综合信息服务中心,配置台电脑,向示范村赠送无线座机、低端手机,价值2万元LED电子显示屏。
降低门槛,定制了一套愈加实惠的资费体系
全面推进136“惠农工程”,持续降低农村通信资费水平,向农民提供“用得起”的服务。“零元购机”、“一元购机”、赠送本地网内通话等服务,切实降低农民使用通信服务的门槛。同时,为满足农民工春节期间短期返乡的通信需求,公司连续三年开展“春风行动”,面向外出务工人员推出神州行“两城一家”长途漫游优惠服务,总体资费优惠幅度达到60%,并免费发送务工信息及赠送热线通话。自从推出“惠农网”,农民打电话方便又实惠,雁塔村的王斯华说:“以前村里的固话比较少,打电话贵而且不方便,现在有了移动手机加入了“惠农网”,打短码每分钟才三分钱,再也不用担心费用贵了,有事就打电话,省事又省力”。 “惠农网”架起了进城务工人员和留守家庭之间的“连心桥”,使浓浓的家庭温暖在电波中传递。近期,移动又面向农村推出了大网大优惠政策和叠加优惠产品,加入惠农网,可享受网内500分钟以内本地短号主叫免费,长号只需3分钱/分钟,超过500分钟按照长短号均为1毛钱/分钟。
建设移动惠农工程,解决信息产品低普及问题。以惠农工程推动农村信息化产品发展普及,让农民轻松拥有信息化产品,从而为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吉安移动主动降低农民信息化产品购买门槛。为让农民买得起手机,吉安移动根据农民的需求,集中采购了一批质量可靠、价格低廉、高速上网的移动互联网手机投放信息化示范村,推出“预存话费送手机”的活动。农民只须预存150元话费,就可获得相应价位的手机。
春风化雨,开辟了一条信息惠农的绿色通道
开发新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每个县建立2-3个信息示范村村级网站,整合全市60多个村200多种特色农产品信息等资料、建立24个特色农副产品信息栏目、构建村务公开、一村一品、农产品信息及交易、农技知识培训、专家答疑、招聘求职信息、党建知识、防灾减害、惠农政策、医疗保健等20多个子模块。实现培训信息下乡、管理信息下乡、商贸信息下乡、医疗保健下乡、党建平台下乡、招工信息下乡。目前,吉安新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已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上万条,点击率日益增多,累计访问量超过30万,成为农民信赖的网站。
2012年,推进“幸福吉安,智慧新农合”项目,通过“市-县-乡-村”四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用分层级网络,一站式服务模式大大方便了农村群众看病预约、信息咨询、备用查询等,提高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直报率”,切实做到便民惠民。
信息化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农信通”、“一村一品信息发布网站”、“村级彩铃”等多项信息化产品,让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及时了解各种农业政策法规、经济作物市场行情、病虫害防治信息预报等各方面的信息;特别是新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和示范村LED电子屏幕,每天实时滚动发布病虫害情报、与当地主导产业、主要农产品相关的供求信息,用工信息等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时效性很强的信息。让全村老百姓更直观、更生动、更快捷地获得信息,开创了农村信息发布的新途径和新思路,促进了农民增收。 信息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向信息化发展。新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和农信通平台将全市60多个村200多种特色农产品信息等资料进行整合,同时对示范村赠送电脑和平台培训,示范村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大力通过平台宣传各自资源优势,助力“农超对接”,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吉安县横江葡萄、新干红桔、遂川板鸭等,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特色产业在全省甚至全国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