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袋是这样鼓起来的
钱袋是这样鼓起来的
泰和碧溪林场创先争优搞活经济小记
“守着金山捧空碗”,曾经是泰和县林业局碧溪林场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该林场依托市场搞活经营,多种经营搞活经济,每年参加一线劳动的职工人均增收4000多元,2011年职工最低年收入达到2.5万元。职工钱袋鼓了,队伍强了,资源增长了,林区和谐稳定了。
过去,“临时工干、合同工看、固定工玩”,事事请人,事事花钱。创先争优活动中,碧溪林场干部职工痛改这种“甩手掌柜”陋习,自己能干的事自己干,在干中改变作风,在干中增加收入。造林、抚育、打护林围栏、修林区道路,职工们扛起工具上山,与民工们一起干。场里按市场价另付报酬,职工们一年少的可赚4000元,多的赚了10000多 元;而场里减少了开支,还提高了工程质量。
不会的事学着干,肥水流进自家田。往年林场造林的苗木都是外地购进,费神费力费钱。早年高中毕业的职工毛会冰,钻研杉苗培育技术,在承包地里育杉苗。2011年育了4亩多,2012年通过土地流转,育苗面积扩大到近10亩。毛会冰育的苗根系发达,茎干粗壮,芽粒饱满。供应本场,林场满意,毛如冰收入颇丰。
碧溪林场经营着4.74万亩山场,拥有森林蓄积量18.4万立方米。面向市场,搞活主体经营,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县林业局成立了“县林业要素市场”,碧溪林场积极响应。从2010年起,场里的木材销售、活立木出让,都纳入其中。今年4月,里陂工区的贯坑、太湖工区的画眉垅有部分活立木出让。各地老板纷纷找上门来,许以各种好处,遭到婉拒。林场与县林业要素市场联系,参与县局组织的竞价销售。来自省内外的29名木材加工企业主和经销商展开激烈角逐,碧溪林场两工区的2011立方米活立木最终以146万元的总成交价落槌,拍卖价格高出保留价2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