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标准厂房建设稳步推进 已建面积363.8万平米
已建成面积为363.8万平方米
工人们正在标准厂房内工作
■肖屹、本报记者尹翔文/图
工业强,则经济强;工业兴,则全市兴。随着吉安工业的发展进步,全市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工业规模的逐步扩大,使得用地紧张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集约节约用地,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标准厂房的推进建设刻不容缓。近日,记者通过深入采访,带您了解我市标准厂房建设的相关情况。
进展快,建设目标超额完成
记者从市工信委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0.1亿元,超额完成全年20亿元的目标任务。建成标准厂房115.7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了今年的过半任务,比去年净增47万平方米。基础设施投入方面,全市13个工业园区均完成了“双过半”任务;标准厂房建设方面,已有10个园区完成“双过半”的任务。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标准厂房面积为363.8万平方米。
据市工信委工业园区科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从2010年起,各个县市区逐渐开始注重标准厂房的建设,并加大了宿舍、食堂等基础配套设施的投入力度。其中,青原区的标准厂房建设进展快、标准高,且建筑风格现代、美观,利用累计已建设的20万平方米的电子工业城标准厂房,吸引了金皇冠、中传科技、江西泽发光电等一批有实力的电子信息企业入驻,提升了企业的孵化功能。峡江县去年引进的投资20.5亿元的江西探索体育产业园有限公司,目前已高标准建成4万余平方米标准厂房,将吸引众多生产体育用品、体育器材的企业入驻。新干县主要推进了河西机电产业园、箱包产业园标准厂房建设,其中河西机电产业园规划建设的27栋标准厂房及1栋配套办公楼、5栋宿舍楼,现已基本完工,已引进8家浙江玉环企业组团落户机电产业园投资汽车配件项目,预计8月份可全面投产,成为入驻机电产业园的第一批“金凤凰”。
针对强,中小企业受益大
据了解,全市各个工业园区在标准厂房建设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减少企业投入,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提高投产速度;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政府或民众建厂房的风险。万安县工业园就是采取这种先和企业签订合同再建标准厂房的方式,例如:在万安县二期工业园区,在与一家中信华电子工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之后,按照该线路板行业标准来建设标准厂房,从而促使了企业与政府双赢。目前,整个电子工业城已建成25栋计1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并已出租或出售给11家企业,其中8家实现了投产,3家正在安装设备。
“标准厂房的‘标准’与行业性质有关,因为各个行业的标准厂房的用途、结构、设备和资金等情况都不一样。”万安县中小企业局副局长胡耀金说,现如今对于企业能否进入园区办厂有着很多要求,其中包括行业性质、是否有污染、投资规模等各方面,因此在标准厂房建设前就应该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以减少风险。
效益好,企业创收扩规模
8月15日,记者在万安县工业园区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标准厂房坐落在园内,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据胡耀金介绍,为了吸引投资者,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企业,从2004年开始,万安县就鼓励有空余资金的县直单位、乡镇去建标准厂房。截至2006年,万安县就已建成13栋标准厂房,面积达3万平方米,现已全部出租出去。
2010年4月,吉安万讯电子有限公司选择在万安县工业园投资建厂,并租下了一栋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据该公司生产部课长龚余平介绍,公司是在通过新余、遂川、万安等地的考察对比后,最终选择了宿舍、车间、饭堂等配套设施齐全的万安县工业园。目前,该公司正在万安工业园建设二期厂房,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公司规模将从如今的850人发展到2000人。“入驻标准厂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我们的资金压力,为逐步扩大公司的经营规模奠定基础,从而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龚余平说。
近年来,万安县再次加大了标准厂房的建设力度。通过鼓励社会资金和政府出资这两种模式,万安县标准厂房建设面积不断扩大,截至目前面积达到14万多平方米。“标准厂房的建设,加上政府有关优惠政策的出台实施,吸引了很多企业的关注与投资。截至目前,万安县所建成的标准厂房已全部出租或出售出去了。”胡耀金形象将其比喻为“筑巢引凤”。
未来4年,我市还将深入开展“工业强市”的主题年活动,在这个形势下,推进标准厂房建设,还将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培育产业集群;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