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聚会 参加培训班 暑期里"项目"多"烧钱"快
暑期里“项目”多 “烧钱”快
暑假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学生们的暑期生活也是丰富多彩。近日,记者在市中心城区采访了多位大学生,以及刚刚高考完的准大学生,发现他们暑期的消费比平时增长了不少,最主要的支出是旅游、购买电子设备、同学聚会和参加培训班等。
旅游支出是大头
暑假伊始,不少同学就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的暑期旅游计划:7月去阳朔,8月去丽江等等,全国各地的景点都囊括其中。记者走访多家旅社后发现,学生出游的比例很大,旅行社业务量与平时相比有了明显提高。
“暑期旅行,你的预算是多少?”井冈山大学2010级学生吴莹莹说:“暑假游是随父母一同前往,自己并未考虑过预算的问题。”江西财经大学的陈亮同学是个名副其实的旅游达人,每年暑假他都会背上行囊游山玩水。他认为旅游让他收获的不仅是一份愉快的心情,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阅历。陈亮表示,自己出去旅游的花销并不大,“我坐最便 宜的交通工具,住60元一晚的床位,在旅行的途中遇到和我一样的‘背包客’,还可以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旅游乐趣。”
同学聚会最“烧钱”
暑假一到,各种同学聚餐、朋友聚会是少不了的。还在上大二的学生肖颖告诉记者,从七月初回来开始,几乎每周都有两次以上的聚会。记者走访市中心城区多家娱乐场所了解到,前来消费的客人学生占到了五成左右。
大一学生邓柳说:“这几天接连参加小学、初中、高中同学聚会,已经花费了800多元。其实有的同学会,去不去都让人为难。很多同学平时很少联系,共同话题也越来越少,但组织者说如果不去就是不团结。”
电子产品少不了
高考过后,不少家长为了奖励孩子努力所取得的成绩,会给孩子买一些电子数码产品,如笔记本电脑、手机、相机。
记者走访了市中心城区几家电子产品商场,发现高三毕业生在消费人群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刚刚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张新对记者说:“父母给我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希望我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另一位正在挑选手机的大二学生刘凯则表示,“高考完买的一个手机,到现在用了两年了,现在打算换一个新的。”记者在商场看到,这些电子产品的价格并不便宜,有的是几千甚至上万元。
学习也是一部分
除了吃喝玩乐外,学生们也热衷于学知识、学技术等“充电”消费。井冈山大学的高松涛同学花3000多元报了驾校培训,准备利用暑假拿到驾照。
就读于江西师范大学的徐佳同学,花1000元在一家琴行学习吉他演奏。“一直想学吉他,但是学校课程紧,上学的时候没时间,现在放假了,终于可以去学学了。”徐佳说。
家长:暑期花费多,带来一定经济压力
暑期消费年年如此,许多家长每年这一时期会感觉经济压力较大。
“吃喝玩乐一次就花300多元。”学生家长李女士对儿子的暑期花销有些不满:“这种成人化应酬很让人忧心。”
对于相对理性的消费,家长还是比较肯定的。不过,在经济方面也会量力而行,不会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而透支家庭支出。
记者李园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