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万安枧头一六旬老人四处奔波为村民圆修桥梦(图)

热度186票  浏览3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2年8月14日 10:15

“小木桥啊,你何时才能长成大桥?”

——万安一六旬老人四处奔波为村民圆修桥梦

一辆货车涉水而过

60岁的刘绍铜7月份一个人从北京回到了万安枧头家中。去北京是因为两个女儿都在那儿打工,妻子也在北京给女儿带小孩。从去年10月份到今年7月份,刘绍铜一直在海淀区一家书库里搬书赚钱,连春节都没回家。

这次回家不为别的,还是因为村里的那座小木桥。那座颤颤巍巍的小木桥,如一根细线始终牵着刘绍铜的心。日前,记者前往万安县枧头镇,对此进行了采访。

每天上千人次经过小木桥

小木桥位于万安县枧头镇建村,长约30米,宽约1米。桥面由5根木条组成,钉在两个八字型的木墩上。清澈的河水从上游的蕉源水库流出,经过小木桥,流往通津河,再汇入赣江。

河的西头有建村、九斗两个行政村,东头是镇政府所在地枧头村。小木桥没有名字,但它的重要性非比寻常:西头两个村的孩子们上学,村民们赶集、务农、看病、办事几乎都要经过这里,每天少说也有上千人次经过。

8月5日,记者来到枧头村,走过河堤斜坡,踏上了这座小桥。狭窄的桥板在脚下晃晃悠悠,让人有些害怕。一辆小型货车从小桥边涉水慢慢驶过,小桥晃得更厉害了。

一涨水小木桥就被冲毁

曾细妹挑着两个箩筐从建村走出来。她告诉记者,刚到田里拔花生,准备回家。曾细妹的家现在枧头镇街上,是1998年涨大水,和村里十来户人家一起从建村迁出来的。家迁出来了,田和老屋还在建村,农作还是得过桥到河对面去。

曾细妹指着小木桥对记者说,今年端午涨水,把桥冲走了,这是节后村里的年轻人到山上砍了木头,重新修缮的。记者看到,岸边有一个裸露的近2米长的树兜。刘绍铜说,那是前几年发大水时,从上游冲下来的,搁在沙滩上很久了。

一涨水,小木桥被冲毁,村民们就得绕道十多里去镇上。也有胆大的,直接涉水而过,这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悲剧。

小河曾淹死七八个村民

“我媳妇的弟媳那年来做客,就在这儿被大水给冲走了。”李菊花今年61岁,1987年从弹前乡移民到建村居住。当日,她推着一辆自行车准备过桥,去镇上买几瓶农药。

李菊花说,儿媳的弟媳家住高陂镇,六七年前,带着小孩来做客。当时也是涨水的时节,河水溢过了桥面。路过小木桥时,小孩在前面走,一不小心被冲下河,母亲在后面急忙捞救,结果自己也掉入了河中。两人被水冲走,在下游被打捞上来,但没有了生命迹象。

75岁的建村村民肖世莱拄着拐杖,一步三停地走过了小木桥。他对记者说,据他所知,这条小河已经淹死了七八个村民,其中包括他的两个小女儿。

老石桥两次修建两次倒塌

往上游走二三十米,记者看见河滩砂石地上,矗立着几个废弃多年的石墩,几块倒塌的石板掩蔽在岸边郁郁葱葱的树林中。刘绍铜指着河中央一个倾倒的石墩告诉记者,这是村里两立两弃的旧石桥,倒塌已经几十年了。

69岁的村民温庆凤说,那座废弃的石桥是1989年修建的,3年后倒塌,1993年重修时,用钢筋将桥墩加固了,没想到当年底又塌掉了。

没有办法,村民们只好重修建石桥前就使用的那条小木桥,这一走又是近二十年。

呼吁爱心人士帮忙让小木桥变大桥

刘绍铜在小木桥上来来回回地走着,村民们因此桥而出行不便,以及因此桥而发生的悲剧,让他十分痛心。没事的时候,他时常会出现在小桥周围,帮助小孩老人过桥,也时常带着小女儿,给小木桥加钉子整固。

刘绍铜是个普通农民,要说有什么不同之处,那就是十分热心公益。种田之余,他常不顾日晒雨淋,在田埂、沟渠、小道边,10年间清理了20多万公斤连收破烂的都不肯要的空农药瓶等田间废弃物,村民的环保意识大大增强。

“助人为乐,手有余香。”一天,刘绍铜偶尔在江西电视台一个栏目看到这几个字时灵机一动:“也许这是个办法,何不通过媒体,向社会求助修桥?”刘绍铜联系该栏目组工作人员,并请县电视台将村中小木桥的情况拍摄下来制成光盘。这次从北京回到老家,就是想将刻录好的光盘带到省城去。同时,他也希望通过吉安晚报这个平台,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刘绍铜曾在电视中看到“中国首善”陈光标的故事,非常渴望能将村中小木桥的故事告诉他。刘绍铜对记者说,去北京打工,也是为了接触更多的信息,个人的力量太微薄,希望能唤起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关注村中的小桥,从而早日架起一座结实的大桥。

后记:

在一些偏远乡村,桥和路就是人们的命根,桥和路通了就意味着财富和希望的降临。于是,拥有一座桥,就成了村里祖祖辈辈的愿望。

“有了桥,我们就不必每天早晚都接送孩子,生怕他们过河时出事;有了桥,我们不必担心河水涨还是退,不会影响我们出行;有了桥,姑娘就愿意嫁进来,不像现在这样,结了婚宁可租房也要住在外面……”对桥的憧憬,村民们向记者例举了很多。

刘绍铜为建桥而四处奔波也深深感动了记者。陈光标曾说,“一个人活着如果能影响更多的人,并能使更多的人活得更好,这样的生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生命,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生命。”刘绍铜眼里闪烁的乐观、善良、执著和责任,让人能切实感受到他的赤诚之心。

真希望村民们的梦想能早日实现!记者周朝霞文/图

顶:11 踩:8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4 (58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35 (55次打分)
【已经有54人表态】
9票
感动 感动
6票
路过 路过
6票
高兴 高兴
8票
难过 难过
4票
搞笑 搞笑
4票
愤怒 愤怒
7票
无聊 无聊
10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万安检察院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 下一篇:万安寒门学子林芳羽一家被浓浓的爱包围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