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智"输血"变"造血" 我市打响扶贫攻坚战
扶贫先扶智“输血”变“造血”
我市打响新一轮扶贫攻坚战
吉安讯(肖春根、胡桂永、许华芳)《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为井冈革命老区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在峡江水利枢纽库区吉水县,县乡村三级干部深入移民一线攻坚克难;在遂川县汤湖镇玕山村,茶叶产业逐步壮大……新一轮扶贫工作在井冈大地如火如荼地开展。
我市大力开展“雨露计划”,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全面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加大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力度,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我市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格局,创新扶贫机制,引导扶贫工作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全市600多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扶贫开发和定点帮扶,为扶贫开发重点村筹集扶持资金3.3亿元。组织党员干部开展“1+1”结对帮扶累计达12万人次,帮扶贫困户12.2万户,累计帮扶资金达2450万元。
万安县顺峰乡石富村农民段桂生的移民新房里欢声阵阵,他刚刚建成的新房享受了政府1.5万元的补贴。我市按照建设美丽乡村的战略部署,切实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坚持把通路、通水、通电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将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整合危房改造、整村推进、沼气建设等资金,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了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我市通过政府贴息贷款、产业帮扶等政策扶持,带领移民发家致富。按照2008年1196元扶贫标准同比统计,全市贫困人口由2001年的40.8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9.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1.2%下降到2.56%。
吉安县永阳镇蒋坊村是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在县里的扶持下种植横江葡萄800余亩、养殖肉鸡10万羽,覆盖农户85户,户均增收2万元左右。我市因地制宜把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方式,增强“造血”功能,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酵母”作用,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主导优势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我市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扶贫产业。同时,以“一村一品”为切入点,大力扶持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有机蔬菜、井冈蜜柚、高产油茶等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