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暑假成为孩子的“第三学期”
□易右南
暑假开始了,不少家长又在忙碌着给孩子找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在他们看来这是对孩子的一种关爱。而笔者却发现,孩子们对此表现得很无奈:那边刚踏出校门,这边又要跨进补习班。本来暑假对孩子来说,应该是补体质比补文化来得更重要。
放暑假了,还让孩子参加补习班,这不是把孩子的暑假变成“第三学期”吗?
放暑假了,应该是孩子自由快乐的时期,可以放松放松,好好地玩一玩;若让孩子背着沉甸甸书包,不停地穿梭在补习点,以致许多孩子“有暑无假”。对此,一些孩子们叫苦连天,道出了“放假不如不放的好”的心里话。当孩子抱怨甚至反对时,也许有家长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许有老师会说,别的学校学生都在补,你不补能行吗?听起来似乎蛮有道理,但如果大家都不补课,岂能输在起跑线上?
暑假让孩子去补习,实则是不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一味将大人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急功近利,让孩子们喊“放假比上学还累”,既违背了孩子的心愿,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也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甚至得不偿失。
话又说回来,学生暑假了,并不是说不能补课,关键是看补什么课。如让孩子补体质,免费培训青少年文体技能,丰富学生们的暑假生活,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无疑值得称道。推而广之,只要孩子自愿,还可以给孩子补亲情课、安全课、劳动课和自然人文知识课等,以便让孩子开拓眼界,培养兴趣,让学生体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真正让孩子过一个能够展示自我、接触社会、提高素质的暑假,过一个丰富多彩、健康快乐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