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 安 晨 报 ]一酒店连续三年为准大学生圆梦
一酒店连续三年为准大学生圆梦
今年爱心仍将继续
酒店前台的爱心箱
在中心城区文山步行街口的望江楼大酒店里,前台上有一个希望工程爱心箱;在市希望工程实施办公室里,记录着该酒店连续三年为准大学生圆梦的爱心行动。
7月10日上午,在该酒店大堂,记者采访了酒店创办人易总。干练、成熟、稳重是对易总的第一印象,如果不是一旁的周经理介绍,根本就无法判断出他就是该酒店的创办人。
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酒店还在筹备中,当时人员都还在培训期。易总便组织员工们爱心捐款,共筹集四千多元善款捐至重灾区。
2008年年底酒店开业,2009年8月份易总便主动找到团市委,参与希望工程献爱心活动。易总表示,自己当初没有条件读书,他很能理解有机会但没有钱读书的痛苦。希望尽微薄之力为社会献爱心,通过自己小小的善举改变那些贫困学子的命运。
三年来,从团市委推荐的名单里,望江楼大酒店连续每年资助5个贫困学子,每人3000元,自2009年起把标准提高到每个学生5000元。而那个在酒店前台的希望工程爱心箱也一同走过了这三年。
当记者问及那些被资助的学子是否会时常与相关负责人保持联系时,易总摇摇头。他告诉记者,除了那个连续三年被资助的学生当时偶尔会有联系外,其余的连一条感谢短信都没有。
资助贫困学子是因为肩上的那份社会责任,不期待那些受资助的学子知恩图报,但连续三年一条感谢短信都没有,确实让人有些许失落。失落不是因为付出没有回报,而是感慨这个社会,感慨这些年轻人的感恩之心不在。
即便如此,今年他仍会在8月份为准大学生圆梦,今后也会一如既往地帮助那些有机会却因贫困而读不起书的学子们。善举虽小,但坚持着,小爱终会成大爱,人们的感恩之心终能被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