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元乡镇党旗扬
亿元乡镇党旗扬
三个关键词看峡江巴邱镇描绘双赢画卷
这是一串闪光的数字,这是一个乡镇的“蝶变”:几年来,峡江县巴邱镇财政总收入从600多万元一路飙升,2011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1126.88万元,成为该县首个亿元乡镇,成功挺近全市十强乡镇,今年首季再次强劲增长,名列全市乡镇30强第7位;几年来,共获各类奖项20多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个,市级6个,2010、2011连续2年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透过骄人的成绩,我们看到该镇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镇域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共同描绘双赢画卷,党旗在亿元乡镇上空飘扬。
关键词一:小城镇建设
“小小峡江县,几家杂货店,点上一根烟,来回走个遍。”这段民谣尖酸而又真实地描绘了峡江县原县城所在地—— —巴邱镇昔日狭小、破旧、萧条的面貌。1997年县城东迁后,该镇小城镇建设几近停滞,群众颇有怨言。
大气魄才有大手笔。近年来,该镇党委班子以“跨越发展、决战两区”的眼光,把小城镇建设当成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累计筹集2185万元资金用于城市改造。仅去年6月份至今,就投入670余万元资金重点对城区主干道、地下水道、街道路灯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将人民北路打造成精品路、示范街。如今的巴邱,老百姓普遍感觉街道变宽了,路灯变亮了,城区更美了,心气也顺了,纷纷夸赞镇党委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实事。
关键词二:党员当“保姆”
近年来,该镇主攻工业,以工业振兴来实现富民强镇。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该镇明确“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100%的努力去争取”,着重树立以诚招商、亲情招商、“大招商、招大商、安好商”的引资理念。把握好“项目引进是前提、项目建设是关键、项目发展是落脚点”的三方面协调发展,做到环环相扣,引进一个、建好一个、成熟一个、培强一个。
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该镇党员争当“企业保姆”,全程跟踪服务企业,采取“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党委成员,数名党员干部,一个帮扶单位,一套帮扶方案”的工作举措,将干部全面推向项目建设主战场,成为项目建设的“生力军”,形成了全镇党员干部在项目建设这个舞台上显身手、比贡献、做表率的热潮。
目前,该镇按照“集聚、集约、集优,突出特色”的思路,发展壮大了金属加工、医药化工、造纸建材三大产业,使工业成为镇域经济的支柱,2011年实现工业税收8969万元,占全镇财政总收入的90%以上。
关键词三:特色维稳工作
作为老县城,特别是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所在乡镇,巴邱较该县其他乡镇有着城管和移民两项特色维稳工作。
县城东迁后,该镇重组城管队伍,由一名党委委员担任城管队长,重点对城镇“六乱”进行改造。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监察工作,去年共组织拆违10余次,城区违规违章建筑得到遏制。聘请了40余名环卫工人,对城区公共卫生实施日清日扫,公共秩序明显改观。积极开展“三城同创”活动,城区绿地率由23%提高到43.5%。2011年以崭新的形象成功而圆满地完成了多次重大接待任务,展现了峡江的窗口形象。
2009年9月,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该镇蒋沙村被列入库区第一批移民村委,省、市、县明确要求必须在2011年12月份全部搬入新居。在时间紧、困难多、阻力大的情况下,该镇启动党员干部包户帮扶工作机制,全力开展移民征地、拆迁、安置等工作。目前,具有“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坡屋顶”庐陵风格的蒋沙移民新村基本形成,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