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店玩“狸猫换太子” 消协调解换回原装电池
手机店玩“狸猫换太子”
消协调解换回原装电池
本报讯 王丽华、特聘记者刘正华报道:手机送去修理后,发现电池被调了包。5月22日,家住吉水县城的李先生到该县消协投诉。
据了解,李先生在吉水县城元元银手机销售店购买了一部手机,一年后因电池质量问题其要求商家更换原装电池,结果发现返修手机的电池标签不见了,还有明显使用的痕迹,而且待机时间明显短于送修之前。李先生觉得自己的电池可能是被调包了,遂找到经销商要求更换原装电池,但商家称新电池的质量与原装电池是一样的,而且也是新电池,不同意李先生提出的更换要求。李先生认为自己受到了欺骗,于是找到商家理论,但对方拒不认账。
经调查,消协工作人员确认李先生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后,立即联系商家进行协调,商家辩称维修时有可能是检修线路后,修理工将电池放回原位时拿错了,其实也是原装的全新电池。消协工作人员认为,李先生手机里的“二手”电池事实存在,并且有商家开具更换电池的票据凭证,票据金额显示的价格与原装电池一致,而商家无法证明其后来放置的电池即为“原装电池”。在消协工作人员的调解下,该手机店经理认识到错误,及时为李先生更换了原装电池。
据该县消费者协会胡宗明主任介绍,根据当前的投诉分析来看,一些不法经销商在销售商品或提供维修服务时存在偷梁换柱的现象,宣传时说是品质和档次较高的商品,而在销售时却把里面的一些关键部件换成低级别或档次较低的,从而赚取更多的差价。如果消费者不注意保存证据,而销售者只是当时口述,事后口述无凭,将会给维权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注意查看商品和保留相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