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不难
廉洁不难
□李义锋、陈春敏
近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听副县长感叹“想廉洁很难”》,说是有一位副县长,他用自己的工资给妻子买了一条镀金项链,妻子很高兴,故意把金灿灿的镀金项链露在外面,于是,别人纷纷猜疑这是其丈夫贪腐而来,这话传到了这位副县长的耳朵里,该官员感叹道:“我确实是用自己的工资给老婆买的项链,为什么别人会不相信呢?为什么想廉洁会这样难?”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廉洁难与不难,关键要看看党员干部的内在素质和党性修养。
廉洁不难,根本在于党员干部要正心。享乐主义和内心的贪欲是断送清廉的罪魁祸首,只有从思想上与腐败隔绝,才有行动上的正向正轨。党员干部想廉洁,就必须常思饮水之源,革命之艰,时刻坚守先进性和纯洁性,将清廉警示格言常挂心中,把为民服务理念镌刻脑中,绷紧廉洁从政这根神经,警惕不良风气腐蚀,从内心深处摒弃贪欲,切实做到思想上的防腐拒变。
廉洁不难,重点在于党员干部要正行。党员干部要增加慎权意识,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增加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意识,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经得住金钱、美色的诱惑,坚决做到腐败习气不沾,陋习陋规不碰,狐朋狗友不交,酒光月影不涉,将“社交圈”、“生活圈”最大程度地净化,实现社会生活自我纯洁,让腐败无孔可入。
廉洁不难,关键在于党员干部要接受监督。党员干部要增强接受监督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严格遵守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财产公布等制度;要开好民主生活会,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深入基层、广拓渠道、广开言路,听取群众的批评和建议。经过这样全方位的监督,方可检点言行,查找不足,及时改进,最终磨砺品性,消减私心,抵达无私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