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生命的"守护神"——记大冲东汶村支书王祥圣
群众生命的“守护神”
———记大冲乡东汶村支书王祥圣
5月1日,王祥圣在清理自家倒塌的房屋。肖晓林摄
□记者肖莉华
自家的房屋倒塌了,他无暇顾及;鸡蛋大小的冰雹砸在身上,他没有退缩;顶着一床棉被,他不到一个小时跑遍4个自然村叫醒群众,10多分钟转移群众100多名,成为群众生命的“守护神”。
4月30日,在吉安县大冲乡东汶村抢险救灾中,30名党员干部始终冲在一线,及时转移群众200多名。其中最让人称道的是该村党支部书记王祥圣。
舍小家为大家
4月30日深夜1时许,一场罕见的12级强对流龙卷风及大冰雹袭击大冲乡东汶村。
狂风夹着闪电、冰雹,雷声一阵接一阵……王祥圣家的老房子在风雨中倒塌了。屋外一声撕心裂肺的“救命……”让他意识到,天灾发生了。他赶忙穿起衣服,抓起一床棉被盖在头上,趟过没膝的积水,放弃自家房屋,拉开房门,匆匆往外跑去。
“马上逐户叫醒村民撤离!”王祥圣指挥村干部分成3组分头行动,并立即拨打了当地党委政府负责人电话,还向110求救。这时他的衣服已全部湿透,他拿起手电筒,一头钻进雨夜中。
10多分钟后,北源派出所民警赶到受灾现场。村里到处是破碎的瓦片和倒塌的房屋。王祥圣和民警看到了村民王昌圣家屋顶的瓦片被狂风刮得所剩无几,房门也被杂木堵上。王祥圣大声疾呼:“不要怕,我们会尽力救你们的。”他们用锄头撬开钢筋窗,用了半个小时终于把84岁的老人王昌圣救了出来,并立刻将老人送往医院。
“作为一名党员,就是要以群众为重。这次受灾,虽然自家受到损失,但挽救了群众的生命。钱损失了可以再挣,但生命失去了却无法挽回。”5月1日,王祥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冲锋在第一线
灾情发生后,哪里有困难,哪有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冲在前。
灾害发生后,东汶村部分房屋整栋倒塌,学校屋顶瓦片被掀开,玻璃窗被砸碎,许多大树被龙卷风连根拔起或拦腰折断,电线杆倒塌,电力、通讯中断,刚栽下去的早稻也被洪水冲毁。
王祥圣第一时间带领党员、组织群众开展抢险救灾、生产自救,积极配合公安、交警等部门疏通村边的道路、清除村内的瓦片、安置受灾群众,及时从废墟中抢救出10多名伤员,并全部送往医院救治。
他还一一到受灾户家里嘘寒问暖,详细了解村里受灾群众面临的困难,让群众鼓起战胜灾难的勇气和信心。
灾情发生的当晚,村民欧阳党英发现3岁的孙子还在危房内,焦急万分。得知这一情况后,王祥圣二话没说,带领村干部在废墟里搜索。他的手指磨破了,瓢泼大雨中他不小心又被砖块绊了一跤,最后终于把昏迷的孩子从废墟中救了出来,及时送往医院。
欧阳党英激动地说:“关键时刻还是党组织好;危急的时候,冲在最前面的是我们的党员干部。”
群众的贴心人
“为人公道、正派,愿为老表办事,是群众的贴心人。”大冲乡党员干部对王祥圣是这样评价的。
工作中,王祥圣始终坚持做到为群众热情服务。在大冲乡党委书记曾宪林的眼里,他为人正直、严于律己、服从大局,热心于公益事业。今年3月,村民王二患有严重眼疾,行动不便。王祥圣掏出1000元带头捐款,并组织党员群众捐款7000多元。
“这几年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我靠规模化养猪发了家。”养猪专业户王卫星说。2006年,他在党支部的帮助下,投资8万元建起了猪舍,买来100多头仔猪,开始养猪。2007年由于种种原因损失严重,王卫星对养猪失去了信心。王祥圣获悉后,细心安抚王卫星,并帮助王卫星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摸索出了一套实用的养猪方法。2011年,王卫星出栏肥猪600多头,纯利20万多元。在他的带动下,目前全村发展了15户养猪专业户。
这就是王祥圣,一名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村支书。他用实践彰显出新时期基层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和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