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稍没注意就成了“斗鸡眼” 医生建议早预防
看着看着,宝宝稍没注意就成了“斗鸡眼”
本报讯记者李铁斌报道:近日,家住吉州区阳明西路电机厂的李女士发现5岁宝宝的左眼有点“斗鸡眼”,虽然只是一只眼睛有问题,但是怕宝宝发展下去变得更严重,家里人赶紧将宝宝带到了市人民医院儿童眼科就诊。
据了解,接诊的徐医生为小宝宝检查后发现,宝宝是患上了“斜视”,俗称“斗鸡眼”。只是现在还是早期,需要通过扩瞳和检查眼底来排除先天性“斜视”和调节性“斜视”。
徐医生介绍说,医学上的斜视是指眼的视轴明显偏斜。正常人的眼睛是受眼肌和神经控制的,任何一方面出问题,都会影响眼睛的协调运动。但是出生几周的孩子眼球的转动是单侧性不协调,眼球可能出现偏视。另外,有的孩子出生时鼻梁低平,眼距较宽,在鼻侧眼睛的内眦有一块内眦赘皮,遮盖鼻侧的球结膜(俗称白眼球),使得人看起来黑眼球好像向中间移动了,就以为孩子是“斗鸡眼”。随着孩子的发育,鼻梁增高,内眦赘皮也会逐渐消失,到5~6个月时双眼注视功能才发育健全,6~7个月时眼球的转动才是双侧性和共济协调的。
如果在这个时候出现眼球偏斜,就应该怀疑斜视的可能,要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徐医生告诉记者,斜视必须早期治疗。平时不要让孩子近距离地注视物品,尤其是孩子喜欢的玩具,一定要经常地变换位置,以预防斜视的产生。徐医生建议:预防斜视要从婴幼儿时期抓起,家长要注意仔细观察孩子的眼睛发育和变化,建议平常生活中家长注意以下几点:
1、婴幼儿在发热、出疹、断奶时,家长应加强护理,并经常注意双眼的协调功能,观察眼位有无异常情况。
2、要经常注意孩子的眼部卫生或用眼卫生情况。如灯光照明要适当,不能太强或太弱,印刷图片字迹要清晰,不要躺着看书,不可长时间 看电视及打游戏机与电脑,不看三维图等。
3、对有斜视家族史的孩子,尽管外观上没有斜视,也要在2周岁时请眼科医生检查一下,看看有无远视或散光。
4、孩子看电视时,除注意保持一定距离外,不能让小孩每次都坐在同一位置上,尤其是斜对电视的位置。应时常左中右交换座位,否则孩子为了看电视,眼球老往一个方向看,头也会习惯性地向一侧歪,时间久了,6条眼肌的发育和张力就不一样,失去了原来调节平衡的作用,一侧肌肉老是处于紧张状态,另一侧则松弛,就会造成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