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烂漫访东瀛———中国记者代表团访日同行记
樱花烂漫访东瀛
———中国记者代表团访日同行记
□本报记者沈志平
中国记者代表团访问日本朝日新闻社的情景。记者 老生 摄
4月11日至20日,正是日本樱花烂漫时,记者有幸作为中国记者代表团成员出访日本,参加第30次中日记者互访活动。
此行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纪念日及双方记者代表团互访30年,又是中日韩三国会晤前夕,因而更具意义。
我们10名记者都是首次出访日本,对日本城乡现代化文明程度甚感惊讶。1964年,为了举办奥运会而建设的日本新干线,是日本现代化的象征,其充分利用科技力量和充分考虑以人为本及效率最高原则。1978年,中国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乘坐新干线构想中国改革开放,这一幕仍然成为此行中日记者们的怀念话题。
12日,日本外务省横井裕外务报道官作了《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及今后的中日关系》演讲。他曾任日本驻华特命全权公使,亲见中国30年改革开放现代化进程。他谈到,多次参加与中国领导人的会见、谈判;谈到日本目前面临着诸如老龄化少子化等诸多困难,认为中国朋友可以借鉴、提前防范。他以“最后一名与邓小平伟人握过手的日本人”而自豪(当年他是被邓小平接见的日本官员中最年轻的一位),他说仍然珍藏着当时的短片。
中国记者代表团第30次出访交流的主题是“日本文化产业状况”,我国正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精神,吉安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开发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在加大力度,所以此行颇具针对性。
日本战后重建,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文化立国、文化软实力战略,并实施见效的国家。这次我们考察了该国NHK电视台,与朝日新闻社、山阳新闻社同行座谈交流,接触了一批政府、文化、经济、外交官员,参观了数家文化产业企业,品日本料理、观和服时装秀、登无中生有的直岛(文化岛),赏樱花盛开、考新闻博物馆,探索其对传统戏剧传统工艺的扶持。大家都感到,日本是当今世界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融合最好的国家。
日本新闻协会的接待热情、细致、周到。日方在每个正式交流演讲中都反复对去年福岛大地震时,中国给予的援助表示感谢。日本的数家报纸对此次互访活动进行了及时报道。考察中,记者不时向日本同行及中国同行推介吉安的优美生态、悠久文化,欢迎他们来看井冈山、青原山、武功山、吉州窑、历史文化名村——渼陂等,并介绍了吉安的良好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