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一手机维修店主用油画"再现"《清明上河图》
油画《清明上河图》你见过吗
吉安一手机维修店主用油画“再现”宋代名画
历时8个多月,以油画的形式“再现”旷世名作《清明上河图》。今年44岁的王忠华是吉安市吉州区的一名手机维修店主,3月份,他创作完成的其第二幅油画版《清明上河图》,以原作画面的1:1.5放大。该画长达7.96米,宽37.2厘米,这幅王忠华一笔一笔“勾”出油画版《清明上河图》,不仅具有油画的厚重,而且富含国画的神韵。8日,记者对其进行了采访。
王忠华画的《清明上河图》局部
近8米长的《清明上河图》历时8个月完成
8个多月“复制”出国宝画
8日,在王忠华的手机维修店里,记者看到,他历时8个余月“绘”出的油画《清明上河图》。记者注意到,油画的立体感极强,且色彩丰富,画中的人和物皆栩栩如生,画面气势恢宏,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是宋朝汴京的繁荣景象,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一幅“国宝级”国画。王忠华告诉记者,他所“绘”的《清明上河图》采用的是油画的技法,曾于2003年时画过一幅,后被一名企业家看到收藏走了。今年3月份,他第二幅油画版《清明上河图》,耗时了8个月创作完成,该画长达7.96米,宽37.2厘米。
王忠华说,他不仅尝试用油画绘制《清明上河图》,而且还翻阅了大量的历史书籍,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并对原作中一些残缺之处进行了复原。
曾在“中国油画第一村”寻梦
王忠华绘制《清明上河图》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迷恋画画。早在上高中时,他学的就是美术艺术类,1987年参加高考,因文化成绩不理想,他没有考上大学美术专业。为了圆自己的美术梦,1988年,他自费去了江西师大美术系进修。后来因经济困难,只进修了1年就辍学了。
1992年,怀着画画改变命运的梦想,他孤身一人前去了深圳。“刚去的头1年,无论画什么品质都不合格,也卖不出去。”王忠华说,当时的状况给了他很大的打击。最后,他到了素有“中国油画第一村”的深圳布吉大芬村,先后拜了台湾和香港的2名画师学画风景画。慢慢地,在跟师傅学画的过程中,他一边接订单画画,一边努力学习提高绘画技能。后来,他画的油画经师傅简单修改后就能卖出了。
至今,王忠华还清楚地记得,他画出的最贵的油画,是一张以色列宗教内容的油画,当时被人花10万港币买走了。
白天修手机晚上熬夜作画
1997年,因家庭原因,王忠华从深圳回到了吉安市后,还会断断续续地从深圳接一些绘画订单。但从此他却不再以画画为生了。他说,画画异常辛苦,不仅费时也费精力,画这样一幅《清明上河图》至少需要8个多月时间,且都是一笔一笔勾画出来的。因为白天要做维修生意,他基本都是在晚上画画,有时要画到凌晨五六点钟。
■记者彭晓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