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城同创”在考量什么?
“四城同创”在考量什么?
●本报评论员
要在短时间内把吉安城打造成为国家森林城、国家卫生城、省级生态园林城、省级文明城,并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方方面面的协同作战,方有可为。在这样一场千头万绪牵涉面极广的战役中,要取得预期中的胜利,考量我们的会是什么呢?
首先考量的是毅力,一以贯之的顽强工作作风。创建期虽然不长,但也并不是一天两天几个月的时间,而是几年。在这几年里,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能否始终如一地保持高昂斗志?常言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创建的征途中,哪怕是一个环节的工作拖了后腿,就很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创建大局。唯有凭借持之以恒的毅力才能笑到最后。
其次是智慧,破解难题、四两拨千斤的工作智慧。城市建设从根子上说就是一件花钱的事,但它又不能停留在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标准上,有些硬件设施、各项关键指标必须到位,加上我们的财力有限,这将极大地考验建设者的智慧。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敏锐地捕捉到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需求,从中积极地发挥调和作用,使各方均有所得?我们需要更多如城南树石艺公园那样的运作典范。
再次是雅量,真正敢于让利于民的气度与魄力。比如城中村的改造,这在哪都是个很大的难题,可对创建来说又是个不得不迎刃而上予以解决的问题。城中村的改造说一千道一万,只要本着有利于吉安这座城市品质提升的原则,拿出足够的雅量,事情就不会如想像中的那么难。
最后是参与,方方面面千家万户的协同、参与意识。创建犹如集团作战,任务分解很细致,目标也很明确,但如果有哪一方的力量没有按期到达指定地点,就极有可能因此贻误战机,甚至让整个战役改变、延期。对相关的职能部门来说,守土有责,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分配到自身头上的任务,殊为重要;对每一个市民来说,遵守秩序,做文明人,洒扫庭院、植花种草,为城添绿,不可或缺。只有这样,才可谓全民参与,步调踩在同一个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