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持彩练当空舞—————新干新农村建设二三事
谁持彩练当空舞
———新干新农村建设二三事
□李细兰、李文根
2006年以来,新农村建设的惠民春风吹遍了新干大地。六年来,全县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3.3亿多元,建设省级村点357个,受益农户达2.32万户,村点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群众基本过上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住整洁房、上卫生厕、用洁净能”的新生活。
勇挑重担女村干
新干县七琴镇庄上村是一个房屋交错、巷道歪堵、设施破旧、环境脏乱的偏远山村。为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村妇女主任曾秀兰义不容辞地带领村民开展新农村建设。她组织村民代表,在村民中选举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召集村民代表讨论并确定村庄建设规划,并根据规划圈定好要拆迁的房屋。为破解拆迁难题,她先从自家亲属入手,动员自家亲属把要拆的房屋全部拆完,再带领理事会成员不分白天黑夜地上门入户去做其他群众的思想工作。为做通一个在外务工“钉子户”的思想工作,她与“钉子户”通了十多次长途电话,最终那个“钉子户”被她的执着打动,回到家亲手拆除了旧房。为了村庄的新农村建设,曾秀兰增添了不少白发,皮肤变黑了,身体更瘦了,但庄上村变得整洁美丽了,群众更加和睦了。
埋头苦干老黄牛
洪建平,新干县潭丘乡璜陂村委会航新村理事会长,一个被村里群众称为“老黄牛”的中年汉子。他带领全村群众将航新村建设成为一个整洁有序、环境优美、富裕和谐的新村庄。
自航新村列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点起,洪建平就把自家的事放在了一边,全身心投入到村庄的建设中。7月份正是农忙时期,为了村里的建设,他撂下自家20余亩的水稻,自己却带领群众奋战在施工现场。为筹措建设资金,他经常拿着申请书向市、县部门跑资金和项目,一年内为村里争取资金100余万元。在他的带领下,航新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村庄硬化与绿化有机结合,休闲、健身、娱乐等社区设施一应俱全,建设品位得到大力提升,村民生活日益文明和谐。
移风易俗排头兵
在新干县三湖镇宾里村西头的柑橘园里,一幢占地面积170多平方米的“宾公安息堂”建成并投入使用,这对于有着400多人但人均只有4分地的宾里村来说,不仅解决了“死人同活人争地”的矛盾,更意味着移风易俗、厚养薄葬新风尚的大力弘扬。
曾望仔就是这个“宾公安息堂”的主要筹建人。他常年在外做生意,见识广、观念新,每当看到村里的墓葬不断地占用有限的耕地时,他总是心急如焚,为村里建设一个死者“安息堂”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借着宾里村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时机,曾望仔主动请缨担任村里“红白好事”协会的会长,并着手筹建“安息堂”。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他没有灰心丧气。通过反反复复的思想动员,群众纷纷意识到再不移风易俗,就会断了子孙生存发展的后路,都积极自愿地在申请书上签了字。建设过程中,资金不够,曾望仔带头捐助;人力不足,他召集亲戚朋友来帮忙。群众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每人自愿捐资200元。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安息堂”终于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全市第一个村级“安息堂”。
回报桑梓赤子心
陈世荣,江西东川化工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一个十多年前曾在九江石化当工人的成功企业家。他始终怀着一颗回报桑梓的赤子之心,为家乡的新农村建设慷慨解囊、出谋划策。
陈世荣的家乡在七琴镇井下村委会漳溪村,是一个偏远的山村。得知家乡要搞新农村建设,但还存在很大资金缺口时,他慷慨解囊,捐款十万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家乡的建设。在他的感召和带动下,村民纷纷自发行动起来,出钱出力、投工投劳,热情高涨地投入到村庄的新农村建设中,自愿拆除危旧房且不要补偿,村庄的落后面貌得到较大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