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吉安网记者新春走基层] 春节,他们在坚守
春节,他们在坚守
本网讯(记者白灵)锣鼓喧天辞旧岁,鞭炮齐鸣迎新春。2012年春节如约而至。当人们正沉浸在全家团圆的幸福时刻中,有这样一群人却依旧默默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在工作的一线默默奉献着,为群众提供各种生活保障。1月27日,记者采访了公交、环卫等工作人员。
18辆车,每天绕城市300多趟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句歌词唱出了中国人的心声。在吉安火车站,每天有数以万计的“游子们”从五湖四海赶来,只为了吃上一顿团圆饭。为了让更多人顺利的回家过年,2路公交线的工作人员们放弃了回家过年的机会。
“从早上5点半开始,到晚上10点半,我们每天有18辆公交车,分北环线、南环线两条线,绕城市300多趟。每辆车大概能运输旅客40名,每天我们能输送旅客12000人次。”一名2路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但是这数字的背后饱含的却是艰辛与汗水。一名2路公交车司机刘师傅告诉记者,他们每天约2/3的时间是在驾驶室上坐着,几乎连上厕所的时间也没有。饿了就只能乘着等待旅客的时候,匆忙的吃上几口早已冰冷的饭,渴了也喝不上一口热水,每天早出晚归,家里完全照顾不上,偶尔有个头疼脑热,也只能咬着牙硬挨着。“小病不能歇着,旅客需要我们,辛苦也是值得。”刘师傅说。
“公交车又便宜,又安全,还方便,真好!。”在现场,从深圳回乡过年的邓先生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上了公交车。他笑着说,自己的老家在泰和,到吉安后还要转车,以前他还担心自东西多挤不上公交车,但是现在发现2路公交车几分钟就能等来一辆,令他很开心。
247人,每天清扫22吨垃圾
他们是“城市的美容师”,他们不怕脏不怕累,早出晚归,用辛勤的汗水,美化着城市的环境。2012年春节期间,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也活跃着他们的身影。早上4点,当人们在在酣睡时,清扫人员就离开了温暖的被窝,顶着刺骨的寒风开始工作。4点半至6点清扫街道,6点半至7点半进行保洁,7点半至11点清扫,下午1点半至3点第三次清扫街道……一直到晚上10点,清洁工们才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吉州区清扫大队毛队长告诉记者,春节期间是环卫工人们最繁忙的时候,这段时间家庭大扫除垃圾、酒店垃圾、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垃圾量猛增,日产垃圾达22吨。为应对这一状况,该清扫大队247人坚守岗位,无一人请假,17辆装运车、2辆压缩车、3辆水车全部投入春节清扫工作中。
“在这个部门,能为市区市容做出自己的贡献,也感觉很光荣。”采访中,正在市韶山东路做清扫的环卫工人罗红丽说。她告诉记者,1995年她就成为了一名环卫工人,这一干就是17年。虽然现在家里什么事情也顾不上了,但看着干净、整洁的道路,还是觉得很开心。
130名交警坚守着温暖
试想下,当你自驾远行时,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一个地方24小时能为您指路、免费提供开水、泡面、药品、修理工具等东西,可以供您歇歇脚,您是否能感受到温暖?在吉安县与吉州区交界处就有这样一个传递温暖的地方,他是由吉州交警大队、井开区交警大队共同设立的返乡人员服务站。
一辆改装的公交车可以挡风遮雨,配备了空调、热水器、桌子、床等,十余个交警。尽管简陋,但有不少人在这里感受到了温暖,在服务站的登记本上记者看到了他们的“印记”:1月13日,凌晨1点半,司机傅师傅从广东到泰和在该站休息;1月15日,晚上10点51分,司机张师傅从广东到安福在该站补胎……有人在登记本上写了这样一句话:满意,热心接待。
采访当日,两对从广东省河源市开摩托车回湖北过年的夫妇来到服务站休息,受到交警们的热情接待,喝着热气腾腾的开水,吃着香喷喷的泡面,返乡农民工王得兵与记者闲聊起来。他说因为买不到火车票,他们连续几年都是骑摩托车回家,一般顺利的话要花上34个小时,但是今年天气比较寒冷,时间可能还要久些。因为去年也在服务站休息过,今年他就直接过来了。“去年这里还是一个小棚子,今年条件好多了,真的很感谢交警同志的照顾,在这里能感受到家的温暖。”王得兵说。
“去年返乡农民人员服务站运行了16天,平均每天接待30人左右,预计今年将会更多。我们设立服务站一方面是给返乡农民工提供服务,给与他们温暖。一方面避免因为疲劳驾驶带来严重后果。服务站我们会一直办下去,并根据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吉州大队大队长曾造奕告诉记者。
据悉,春节期间该大队130余名将坚守岗位,为群众送去温暖,保障道路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