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墨重彩写开局——2011年吉安城市建设工作综述
浓墨重彩写开局
——2011年吉安城市建设工作综述
我市以推进吉泰城市群城乡一体化为重点,以“四城同创”为抓手,狠抓城镇建设和管理,努力把井冈大地建设成“大气吉安、雅气吉安、秀气吉安”。图为秀美的中心城区城南新景。 记者熊联权 摄
□本报记者曹素萍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吹响号角、催人奋进的一年,是吉安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一本本规划设计通过评审,指挥城市方向;一条条城市道路向前延伸,拉开城市框架;一个个重点项目有力落地,夯实城市基础;一幅幅建设精品佳作迭现,提升城市品质。
这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建设系统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务实创新、争先实干,不仅圆满完成了各项年度目标任务,更打造了城市建设诸多特色亮点,收获了“十二五”发展的精彩开局。
如椽之笔绘蓝图
这一年,全市建设部门坚持城市规划统领建设全局理念,将规划的实施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按照“生态建养与文化传承相结合、产业集聚与人气提升相结合、功能完善和环境改善相结合、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相结合”的思路,完成了吉泰城市群规划等重大区域规划和中心城区“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着手编制城西、城东片区概念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万石湖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重要片区规划。2011年,全市共计完成控制性规划编 制面积5870公顷;修编了中心城区排水、中心城区液化气储配站及供应点布点、吉安市燃气工程等3项专项规划;编制并完成了吉安市江子头村改造规划及建筑、景观设计,以及吉安市庐陵文化商业街规划;编制了市中心城区十大商贸市 场体系和三大物流园区规划,进一步勾绘出了吉安美丽的城市画卷。
城市建设热潮涌
这一年,我市城市建设项目落地多、投入大、工期紧,全年投入建设资金685.6亿元。一个个工地焊花飞溅,一个个项目难中求进。
2011年,按照强化功能、改善环境、集聚产业的发展思路,围绕“两桥、三园、四厂(站)、十校、十八路、二十八公共建筑”为重点的项目带动战略,全市实施重点城建项目222个,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公建投资85.1亿元。一批基础性、功能性、生态性的城建项目扎实推进,吉安文化艺术中心、市人民广场、古南大道改造等13项工程全面竣工,市行政中心、博物馆和城市展示馆、庐陵文化生态园、新白鹭洲中学、城南专业市场、后河改造二期等68项新建和续建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庐陵大桥、吉福路西延等重大城建项目基本完成前期工作。
共享品质新生活
这一年,人居环境有效改善。在白鹭洲公园、庐陵文化生态园等大大小小的公园里,附近不少市民晚饭后散步欣赏沿途风景。绿化、景观、道路、环境,园林城市的丝丝感受,一切都在印证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句话。
2011年,中心城区通过规划建设十大专业市场和两座五星级酒店,做旺了商气和人气。所有新建和改造道路全部铺设沥青路面,管网下地、雨污分流,并按“一路一景”的要求配套花岗岩或吸水砖人行道、路灯和园林绿化,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和设施水平。城区新审批建筑全部为高层并配建地下室,城南新区新建公共建筑外墙装饰一律为花岗岩干挂,提升了建筑的档次。按照“铺平群众出行路,点亮百姓门前灯,净化居民小环境,清理社区下水道,贯通城区排污管,连上沿街绿化带,平安社区群众创”的要求,全面开展老住宅区改造工作,共改造老住宅小区44个,改造直管公房12栋,改善了城区困难群众的居住环境。
加强监管促稳定
这一年,我市更加有效地贯彻国 家宏观调控各项部署,继续加大房地产和建筑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推动了建筑业、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为加强建筑市场监督管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我市建立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按照《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制定了《吉安市中心城区加强建筑市场行为监管实施细则》和《吉安市建筑业施工企业诚信管理规定(试行)》的有关规定,积极开展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档案,并将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的不良行为记录信息上网披露,提高失信者的违法违规成本,从而促进施工企业实现通过“抓现场”、“抓管理”来达到“占市场”、“拿工程”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