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乎?留乎?
■见习记者罗仁瑾
春节的鞭炮声刚从耳边响过,常年奔波在外的务工人员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务工之路。是去外闯出新天地,还是回乡创业,陪在家人的身边呢?记者新春走基层,了解他们的想法。
务工人员:
留在家乡,陪在家人身边
面对老城区经济发展、大城市生活成本提高、沿海地区工业转型,越来越多的务工者倾向于在家门口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大年初三结婚的蔡先生婚前一直在广东务工,虽然那边工资比内地高了上千元,但是考虑到妻子在泰和工作,两地分居并非长久之计。所以今年他准备在本地找家工厂上班,“有3000多块钱的工资就可以了,还可以照顾到家里的两老,不用和家人分开什么都值。”
家住泰和县永昌市的小肖年后也打算留在家乡工作。几年的打工生涯让她对紧张的都市生活产生厌倦,“每次过年回家都要挤火车,有时买不到票还回不了家,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太孤单了,特别想家!”虽然家里有三个小孩,但是哥哥、姐姐都在外务工,父亲为了生计也常常在外打点零工,家里只剩下母亲一人照看。“女孩子不指望她赚多少钱,常年在外打工我也不放心。不如在家门口找份工作,工资也不会差多少。”
出去闯荡,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
小彭去年大学毕业,已经在外漂泊半年的他,还是打算回深圳工作。“家里就我一个儿子,又要做新房,每年要有2万元的存款才能把房子做起来,压力比较大。”去年小彭的工资2200元,包食宿。今年过完年,老板准备给他加工资,而且想培养他成为公司的骨干。“虽然现在工资还不高,但是大城市机会多,发展空间比在家乡大得多,相信在几年之后就可以有很好的收入了。”
企业:
用工缺口大,结构性用工难
记者从吉安市某电讯科技有限公司人事部彭经理处了解到,该 公司目标招工人数在200人左右,预计能招满120-150人,缺口一直存在。公司也尽了最大的努力,从初五就开始到各个乡镇招工,由于有很多务工人员仍在家里过年,因此没招到多少工人。彭经理总结道,缺口存在的原因有三:一是现在老城区引进的企业多了,用工需求大大增加,现有人员无法满足需求;二是吉安整体收入水平不高,与沿海城市存在一定差距,我市最低工资标准为800元,而大城市基本在1300元以上,实实在在的工资差距让很多务工人员不得不舍近求远;三是技术人才短缺,不得不到外地去请师傅到企业来,虽然企业也有培训,但是仍存在结构化短缺。
面对招工困境,各企业也出新招留住人员。很多企业经理表示,给员工归属感犹为重要。比如优化工作环境,完善基础设施,让员工在工作之余能打打球、健健身,更好地休息和娱乐。这不仅能够缓解招工压力,而且是企业文化的体现,对企业的长足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成为企业上上下下关心的问题,“如果在家门口工作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工资,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据了解,目前我市普工的工资在2200元左右,而技术工人工资最高能达5000元。普工人员工资增长了10%,非生产人员工资相比往年提高了30%-40%。
政府:
下乡招工,近半返乡务工人员
国家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直到大年十四,人保局都将组织园区企业到各个乡镇发放传单,举办招聘会招工。其中吸收返乡务工人员人数比例占了一半,大多数返乡务工人员在吉安安家落户,孩子还是放在父母身边比较放心,在家消费低些,也不用忍受春运之苦。市劳动就业局刘科长表示,以往吸收返乡务工人员的好政策仍将持续,今年也会加大力度,为返乡务工人员和招工企业搭建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