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秀美幸福新农村
永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秀美新农村
本报永丰讯 (记者刘之沛 通讯员德云)隆冬时节,永丰县恩江镇水南背村农民徐文宝等120多名农民每天一大早乘坐公交车,前往绿盛木业等公司上班。该村距工业园不足3公里,人均耕地不足0.6亩,村民闲时都在企业打工。腰包越来越鼓,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放眼村里,一条条水泥路四通八达,一排排农家新居如雨后春笋……这是永丰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秀美新农村的一个缩影。
该县以城乡统筹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新农村为目标,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思路,统筹规划建设、产业布局和社会发展,着力构筑县城城区、中心镇、新农村一体化的城镇体系,使新农村规划与县域经济发展相衔接,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衔接。他们根据各乡镇、村基础不同,条件各异等情况,聘请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对72个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进行规划,在广泛听取农民群众及专家学者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把条件好的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规划建设成为城市新社区;对条件较好的中心村进行提档升级,打造样板示范村;对条件较差的偏远村,规划实施撤并,发展壮大中心村;对交通不便、易受洪水威胁的自然村规划整体搬迁至中心村。同时,把公共服务项目进乡村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点,着力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向农村延伸,使城乡共享发展成果。截至去年底,该县建设城市新社区10个、样板示范村12个、其他新农村示范点380个,覆盖人口8.2万人,修建道路1200多公里,建成供水工程120处,解决10.7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全县217个行政村建立了文化活动室、阅报栏,1900多个自然村建有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
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该县以政策为引导,充分发挥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建设产业基地,做大“一村一品”品牌,并结合推进“双十双百双千”工程,大力发展乡村特色种养,积极推进庭院经济、务工经济、“农家乐”旅游经济,培植壮大专业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稳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建立专业合作社173家,形成“一村一品”产业示范基地160多个、蔬菜重点示范乡镇15个、油菜重点乡镇12个,建设现代农业高产油茶1.2万亩、双孢蘑菇产业村100个,食用菌栽培面积达150万平方米,山上造林10.28万亩,平原造林5.85万亩,近10万农民享受到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秀美乡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