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幅“闹冬”图——万安农民冬季增收增效见闻
好一幅“闹冬”图
——万安农民冬季增收增效见闻
□许源、郭路秀
冬闲时节,农民朋友们都在干什么?冬季生产生活状况如何?近日,笔者在万安县农村探访时欣喜地看到:在冬闲田忙生产,到“课堂”学技术,到企业做季节工……该县广大农民冬闲人不闲,在致富的舞台上大展身手,绘就了一幅幅热火朝天的“闹冬”图。
冬闲田里生产火
连日来,在万安县五丰镇翠丰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冬暖大棚里,社员忙着采摘新鲜蔬菜清洗、包装,发往外地市场。合作社理事长肖冬华笑着告诉笔者,他们种的无公害蔬菜卖得很好,收入要比前一年多几万元。
该县把冬种作为促农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引导农民抓好冬种生产,努力减少“冬闲田”, 最大限度提高冬季耕地利用率。他们积极帮助农民利用冬闲田发展大棚蔬菜、水果种植、特色养殖以及各种农产品加工生产,不断扩大冬季农业面积,并在品种推广、新技术运用等方面全力提供服务和指导,提高农民冬种热情,实现特色种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目前,全县30万亩冬种作物长势良好。据了解,该县利用冬闲田发展特色种养的农民已达6500余户,冬闲田成为“冬钱田”。
“农闲课堂”学技忙
2011年12月28日,窑头镇鲁下村的农民技校里挤满了聚精会神听课的农民。原来这里正在举办为期一周的果业培训班,市果业局和该县农业局的专家就“果树优化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果园高效管理”等方面分别进行专题讲座,来自附近村庄的100多个果业种植户都闻讯赶来听课,并到果业基地参加实践教学。
入冬以来,该县抓住农闲时节大力实施农业技术培训,根据农民的需求来确定培训内容,组建专家咨询服务队、技术辅导服务队开展送技术下乡活动,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帮农民解决油菜种植、反季节蔬菜、果树管理及标准化畜禽养殖等方面的种养难题,农民纷纷走进“农闲课堂”充电。此外,该县还通过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农家书屋等平台,对农村干部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的带富能力。目前,该县涉农部门共入村开展科技培训30多场,发放农业技术资料2万多份,培训农民3000多人次。
“两栖”农民巧赚钱
王丽梅是高陂镇的一名农村妇女,在园区企业鑫雅鑫服饰有限公司上班已3个月了。王丽梅告诉笔者,她是忙完农活来打季节工的,和她一起来的姐妹有10多个人,明年开春后就回到家里种田。在该县,像王丽梅这样种地、打工两不误的“两栖”农民越来越多,许多农民除了发展种养生产赚钱外,还凭一技之长走出家门创收,在建筑工地、果园、超市打短期工的农民不下4000人。
近年来,当地对技术工、“钟点工”、“季节工”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仅去年新入驻的企业就有2000多个岗位需求。在劳动力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该县引导企业通过轮岗、拆岗、换岗等灵活措施,开发出农工兼顾的“两栖”岗位3000多个,同时通过劳动培训提高农民的两栖适应能力,为“两栖”农民农闲时就业扩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