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漏水”
15日,《吉安晚报》A6版刊载了《出门忘关水龙头 楼下邻居家“下雨”》一稿,说是在市中心城区一市民家中,因楼上邻居出门旅游前,忘了关紧水龙头,造成楼下漏水10多天,住户日常生活因此受到严重影响。读后,笔者从这寒冬的滴答漏水声中,听到了三种令人担忧的杂音。
首先,这件事又一次证明,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似乎已经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了。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为什么楼下的邻居,竟不知楼上邻居的姓名、联系电话?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平时他们之间没有交往,即使是相隔一堵墙,也是 一年到头互不进对方的家门,互不通信息。幸好是漏水,只造成正常生活的麻烦;如果楼上有老人突然发病,无人进得门去,后果不堪设想。
再次,这事也说明该小区的物管存在问题。如果物管知道漏水户主的电话,及时上去关紧一下水龙头,后果也不至于如此严重,也无需非得等到出外旅游的户主回来时,才来关紧水闸。诚然,也不是一个小区的物管是这样,城区许多小区都存在这样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很是令人担忧。
另外,这事也反映了当今城里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可怕的冷漠。尽管是天天见面的邻居,但互相都不 信任,要不然,出去旅游前留个钥匙给邻居,以防意外的事情发生,这不就太平无事么?同时,对物管也不信任,留个钥匙在那备用,或放一个房门钥匙在亲戚那里,并告知物管人员,事情也不会弄得那么糟糕。
看来,有些市民还没有“有备无患”的意识,更无消除风险的观念;一串漏水,也让人触摸到了一种人世间的冰凉,让人难受。 (聂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