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地里笑声浓
村干部雷红卫带着笔者走进了路边的田地。“你看,这一片都是我家现在正在种植的,过两天就可以种完了。去年我家种了25亩地,产量挺高的,亩产平均有1250公斤左右,已经卖了几十万元。今年我多租了一些地种植,现在估计有30多亩。如果按今年的收成我明年又有几十万的收入。”雷红卫边走边介绍说。
“我家的昨天就种完了,今天我就来帮我哥家种。我去年种了12亩地,今年7月份我一收获,那些广东老板就上门来了,一下就卖了6500多公斤湿货,毛收入就有25000元。”雷红卫的弟弟雷红贵看到笔者一行,忙站起身乐呵呵地说。
不远处有一户人家正蹲在地里种 植百合,笔者走了过去。“我家现在种了13亩,和他是一个合作社的,他还是理事长呢!”蹲着干活的一位中年妇女微笑着朝着雷红卫说。这中年妇女叫朱伏兰,是苏溪镇苏溪村的妇女主任。“2009年我们就成立了百合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的时候只有35户,现在起码有60多户,有好多还是别村的。以前合作社种植的百合只有200多亩,现在可多了,有2500亩以上。每次合作社开会的时候,理事长就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种植、什么时候打药、打什么药等,我们社员的手机还联了网呢!平时有什么事都会通个信,有时还能接到群发信息呢!”朱伏兰说。
“成立了合作社就是好,可以互通信息,相互学习和提醒,多人的智慧就是比一人强,开始我们的产量只有600公斤,现在可达1500多公斤呢。那天他对我说出要成立合作社想法时,我立即表示赞成。”在一边把百合种子埋在土里的雷红卫的妻子康水莲,一直没说话,只是不时抬头朝我们看看,这时她看着雷红卫笑眯眯地说。
我们正准备离开,雷红卫送我们到马路边,边走边说:“百合是种很娇气的东西,它对待土壤、水分、空气都很挑剔,需要我们好好呵护。我们合作社还刚刚起步,我想给百合注册一个商标,它是一种无公害绿色食品,也准备建立一个专门的网页介绍它、推广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让它更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