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代办 结对帮扶 吉安县多措并举促发展惠民生
本报讯(罗世良、记者颜兵)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吉安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把着力解决好群众热点难点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在日常工作中,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保民安,通过“四轮驱动”助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民事代办,开启便民“直通车”。该县要求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民事代办点严格落实相关人员、制度、办公地点,做到机制覆盖全面、运转有序,办事程序、承办人、联系方式向群众公开,积极为群众开展各种便民服务,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 事不进城。目前,全县各级党组织共代办各项事务1.3万余件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受到群众欢迎。
结对帮扶,架设爱民“连心桥”。该县成立结对帮扶队,整合社会资金120余万元,开展帮扶进农村(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活动,在全县建立结对帮扶基地42个,为3200多户农户送去农资、农机维修知识。目前,与企业结对解决各种难题134个,帮助招工2400余名;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4680对,为67名新考上大学的贫困生提供助学金3.4万元。
创业就业,拓展惠民“阳光道”。该县依托县乡党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和“三培两带两服务基地”,举办种养技术培训24期,1800余名基层党员参加培训,每名农村党员掌握1—2门实用技术。设立党员创业基金,为有致富愿望但缺乏资金的农村党员提供小额资金支持,现已发放信贷资金82万余元,扶持种养项目140余个。社区党组织通过与县就业技能培训服务中心联合开展就业技能、实用技术培训等,使社区下岗党员、失地农民党员就业和再就业率达到80%以上。
化解矛盾,打造安民“和谐门”。全县各级党组织通过对热点难点问题专访、责任领导带案下访、深入基层巡回查访等方式,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掌握和消除不稳定因素,防止矛盾积累、聚合、激化。对疑难复杂问题实行“三个明确”、“一个限期”,即逐案明确责任 单位、明确责任领导、明确具体工作人员,在“事要解决”上下硬功夫,下真功夫,确保在规定的期限内解决问题。目前,共化解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84个,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和信访难题57个,发放信访知识手册1.36万份,为群众营造了安全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