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我市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经济结构 转 型

热度230票  浏览2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1年8月08日 20:55

拥抱发展新机遇

——我市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经济结构转型

□本报记者郭欢

吉安要崛起,首抓产业。抓什么产业?怎么抓?这是当前中部地区发展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

传统产业普遍面临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随着国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政策大力推进,吉安要抓住经济发展的新一轮机遇,就必须走一条适合吉安自己的产业之路。

近年来,我市突出把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和微生物农药、新材料、绿色食品、新能源和节能技术、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发展重点,并在“十二五”规划中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扶持。至6月底,全市“6+1”支柱产业共有规模企业472户,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21.6亿元,实现利润34.3亿元,利税总额57.8亿元,分别增长54.7%、65.3%和51.4%,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83.8%、83.9%和83.9%。

以“6+1”产业为吉安经济结构转型铺路,破解传统产业普遍面临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

今年上半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0.7亿元,实现利润6.6亿元,利税总额9.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比重达到22.4%;剔除光伏产业,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比重达到了47.9%,在全省各设区市中排名第一。

——医药化工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1.5亿元、实现利润5.8亿元、利税总额9.1亿元,分别增长49.3%、79.7%和71.6%。

——微生物农药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7亿元、实现利润0.7亿元、利税总额1.1亿元,分别增长43.2%、29.7%和13.6%。

——新材料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11.6亿元、实现利润16.3亿元、利税总额29.1亿元,分别增长56.4%、72.4%和54.8%。

——绿色食品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实现利润3.6亿元、利税总额4.9亿元,分别增长53.4%、93.1%和80.2%。

——新能源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4.9亿元,增长62.5%。

——现代服务业,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房地产、商务中介、旅游等新兴服务业,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放异彩。

吉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够迅速培育壮大,一是有持续稳定的政策支持,二是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市委、市政府一方面从政策层面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先后出台了《吉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规划》《关于深入实施科技创 新“六个一”工程的意见》《关于做大总量加快集聚打造千亿产业百亿企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力度。为帮助企业尤其是新兴产业缓解资金不足困难,每年市政府都要适时召开银企对接洽谈会,组织驻市金融机构与相关企业进行对接。今年5月份,全市银企对接洽谈会,现场签订放贷合约资金达52.47亿元,现已到位资金9.09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难题。同时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投入力度。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市本级和井开区财政共投入4886万元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和政策奖补的兑现,其中用于扶持生物医药产业、新一代信息电子技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资金共计3299万元,占扶持企业发展资金总额的67%。

走出去,引进来,重点抓大企业、名企业落户,致力于培育完整产业链

“十一五”期间,全市开工建设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17个,大部分为新兴产业项目,其中红板电子、三江超纤、大圣光纤、优特利电子、木林森电子等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先后投产。

通过扎实开展“重大项目开工投产见效年”活动、实行重大项目领导分工责任制等措施,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建成投产。今年全市100个领导挂点的重点工业项目中,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占35个,占比35%。井开区优特利动力电池、吉州区国英腾岳微电子、吉安县嘉和成光电科技、吉水嘉泰电子、泰和广天视铅酸蓄电池等电子信息新兴产业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为帮助企业在吉安发展壮大,我市不断加大争资立项力度。近两年共为杰彼新能源、优特利电池、合力泰电子、永盛电子等电子信息新兴产业项目争取资金近2000万元;今年又组织了43个项目向上争取国家和省里资金扶持,目前已帮助华文光电、施普润农化等项目争取国家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等专项扶持资金700多万元。

据统计,2010年,我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帮助企业组织项目申报11个,共争取上级财政部门扶持资金4946万元。其中生物医药企业4个,争取扶持资金1190万元;信息电子企业2户,争取扶持资金940万元;新能源、新材料企业5户,争取扶持资金2816万元。

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让吉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在香港、在广州、在嘉兴……我市立足新兴产业狠抓招商对接。每年的香港招商会,吉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招商会的“吸金”主力。在2011吉安市(广州)新兴产业发展合作推介会上,签约项目54个,合同引资总额243.2亿元;在吉安·嘉兴产业对接恳谈会暨项目签约会上,德罗玛数控机床、鑫城密封件、泗洲电工器材等3个项目正式签约。高效率的新兴产业招商对接,促成了如井开区的盛大显示电容式触摸屏、航宇太阳能级多晶硅片,青原区的量一光电绿色照明,吉水县的嘉泰液晶电视显示屏,泰和县的金一泰新能源电动汽车、天辉塑胶玻璃等一批高科技、高成长型新兴产业项目相继落户吉安。

“吉安制造”向“吉安创造”转型,吉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步迈向“金字塔顶”

创新能力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少,这曾是制约中部地区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也让许多中部地区只能在产业的金字塔底端仰望顶端巨大的价值空间。

近年来,伴随着“吉安制造”走向国际市场的同时,“吉安创造”名声鹊起。从加工生产,到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再到新兴产业创新平台,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出了中部地区产业升级的重要一步。

“十一五”期间,全市开发省级新产品213项,专利授权397件。今年申报省级自主创新产品11项;申报国家重点新产品4项,申报省级重点新产品17项,获批16项;推荐11个新产品参评省重点优秀新产品,其中4个获批。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达到266.9亿元和56.24亿元,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由2007年的15.9%提高到37%。据省直有关部门统计,今年前4个月我市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总产值达99.3亿元,增加值达2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9%和52.2%。

同时,我市现有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风电设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各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4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25个,生产力促进中心9家;并拟再建“蓝光光盘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1个以上成为省级或国家级研发平台。

老区也有大梦想。下一步,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进一步加快集聚,重点抓好电子信息、医药化工、新材料等产业规模拓展和产业链延伸,同时我市还将积极组团参加第二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为吉安战略新兴产业创造更大的发展舞台。

TAG: 经济结构 培育 新兴产业 战略性
顶:8 踩:14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28 (74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4 (73次打分)
【已经有61人表态】
8票
感动 感动
9票
路过 路过
9票
高兴 高兴
8票
难过 难过
7票
搞笑 搞笑
6票
愤怒 愤怒
8票
无聊 无聊
6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吉安电子信息产业份额居全省之首 比重达到22.4%
  • 下一篇:完善保障机制 打造综治平台 吉安县构建和谐乡村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