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染城乡满眼春———吉安加快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绿染城乡满眼春
——吉安加快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江西日报记者刘潇
吉安天生丽质,28条大小支流蜿蜒而过,汇入赣江,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7.6%。
大文豪苏轼称赞这里“此地风光半苏州”;“山水庐陵,生态吉安”则是这座城市的时代定位。
行走在城市中,仿佛穿行在绿的世界。1.2亿株各类苗木在城市里“安家”,各具特色的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电子信息、新能源、医药化工等绿色产业的迅速崛起,为吉安奋力赶超鼓劲加力,也让吉安在经济迅猛发展之中,守护着这一片绿水蓝天。
现代科技是绿的使者,华能井冈山电厂二期工程,节能环保技术处于国内 先进水平;天人集团“松材线虫防治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是对这座城市建绿护绿的最好肯定,“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是对“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最好诠释。
欣欣向荣的绿色产业,绿意盎然的城市美景让不少人惊呼:吉安的发展理念之现代,城市品位之高雅,完全改变了人们对革命老区、欠发达地区的落后印象。
产业选择从“绿”出发——改变落后状况离不开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吉安人坚决抵制用牺牲环境换来的GDP与发展速度,高起点介入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挖掘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后发优势
吉安最大的优势是红色,最好的品 牌是生态,最大的压力是发展。
面对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吉安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努力探索:实现老区更好更快发展,必须走一条立足当地实际、充分发挥特色优势的路子。
吉安市委书记周萌说,吉安从不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发展,相反,在加快经济发展中,更加注重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因此,在产业选择中,吉安从“绿”出发,在保护生态环境与加快产业发展过程中,做到集约、集聚、聚焦发展。
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吉安在面对产业转型挑战时实现跨越的突破口。近年来,通过开展大招商,主攻大项目,狠抓大投入,建设工业园,电子信 息产业破茧成蝶、脱胎换骨—— —产业规模快速扩张。
如今,吉安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省“三分天下有其一”,并成为我省首个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能规模化生产手机、车载音响、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屏、高密度多层线路板等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