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 日 下 的 劳 动 者]绿化好帮手|为了赶工期
绿化好帮手
□记者蒋阿平、实习生罗娜
7月26日,骄阳似火,市中心城区城南水岸绿洲小区门口的人行道上,一位身着运动装的年轻小伙正卖力地挥锹铲土,汗水顺着脸颊流下,他全不在意,却时不时朝对面树荫下乘凉的长者笑笑。
他叫赵克鸿,是吉安四中的毕业生。树荫下的长者是他的爷爷,水岸绿洲小区的一名电工。“听说这条道上需要补栽不少绿化树,我就把这活接过来了。”爷爷笑着介绍,眼神里满是慈爱。看得出来,爷爷这是想给孝顺的好孙子多攒点学费呢。“天气太热,我在家也没什么事,就来帮帮爷爷。”本可以舒舒服服呆在家里等待录取通知书的赵克鸿十分心疼爷爷。
“一天能赚100多元,辛苦点也值得。”爷爷爽朗地笑了,赵克鸿也羞涩地笑了。歇息过后,爷爷举起锄头也劳动起来,一老一少齐心协力、挥汗如雨地干开了。爷孙俩躬身劳作的背影构成了这炎炎夏日一幅动人画面。
为了赶工期
□记者蒋阿平、实习生罗娜
不久前开工建设厂房和宿舍楼的赛科光电有限公司,是吉州区工业园从深圳引进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之一。7月26日,记者在这里见到了一群外地来的夫妻农民工。
占地5亩多的一期工程需要人工开挖近80个孔桩,从赣州宁都来的7对夫妻成了这个工地上的“主力军”。杨大嫂夫妻俩就是其中的一对。丈夫负责下井挖泥,妻子在井上负责运泥。
烈日如火,光是在工地上走一圈,记者就汗流浃背了,而他们却坚持在这骄阳的炙烤下干着重体力活。累了,就坐在泥地里喘口气。渴了,旁边的水桶里浸着一大壶井水,随手提起来“咕咚”两口。“我一个人一上午就能喝完这一壶。”杨大嫂笑着说,“浸在这水桶里,水就不会晒热,喝起来舒服点。”记者估摸,她手里的壶容量足有5升。
又开始干活了,杨大嫂夫妻俩很有默契。井绳稍稍一动,杨大嫂就知道丈夫已经把泥筐挂在钩上了,她立即摇动轱辘,把泥筐拉上来。10多米深的井下全是湿泥和石头,一筐足有四五十斤。吃力地倒完筐里的泥,杨大嫂又缓缓地把筐子放下井去。尽管全身已被汗水浸透,但杨大嫂他们仍舍不得停下来休息,“得赶工期呢,接了这活,答应了人家的事,我们就得好好干。”
7月21日,新干县供电公司党员抗旱服务队人员顶着烈日,来到该县大洋洲镇塘西村的田间地头为抗旱井安装计量箱通电。据了解,该公司为该镇抗旱井安装抗旱变压器21台,架设抗旱线路16.5千米,可满足3000余亩农田生产灌溉。细兰、隽源 摄
7月23日,永丰县佐龙乡富溪村农民张俊明正在忙于耕整水稻田。进入盛夏,持续高温天气使该县部分乡镇出现旱情。该县各地合力抗旱减灾,农民积极引水抗旱、抢种扩种,力保二晚水稻栽插面积不减。 刘浩军、宁小华 摄
7月25日,气温高达39度,安福公路分局的工程建设者顶烈日,冒酷暑,在S224省道安福至山庄路段进行沥青路面施工。该工程全长4.72公里,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设计等级为二级,全部工程有望在8月初全部完工。 肖祖伟、王燕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