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中自有绚丽景 峡江革命老区专项资金惠民走笔
数中自有绚丽景
□邹清华、姚树根
这是一项德政之举;这是一份厚爱之情;这是一条雨露之路。2006年以来,作为革命老区之一的峡江,得到了可观的回报:14个涉及教育、敬老院、道路建设项目落户,1392万元革命老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到账。
这一组让人们感受到倾斜力度的数据,随着一批民生工程的落成,带来的不仅是一幅幅绚丽发展之景,还有一张张幸福笑脸、一句句感激话语、一条条致富之路。
400名五保老人争相入院
现年84岁,家住巴邱镇晏家村委清草湾村的五保老人陈礼生,三次偷偷地跑来查看用革命老区项目资金建成的新敬老院。当看到“宾馆式”的敬老院时,他心动了,一改往年“好歹也要赖在家里”的思想,乐呵呵地于去年5月主动申请到敬老院,过起了集中供养的生活。
为大力宣传革命老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有关政策,该县采取发放宣传单、召开座谈会、现场摆摊设点、广播电视媒体播报等方式,使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本着解群众之难、急群众之所急的原则,该县优先解决五保老人生活条件差的难题,为急需兴建或改造的4个乡镇敬老院立了项。随后一座座“宾馆式”的敬老院相继落成,由此引发了400多名五保老人争相入院的好事,使全县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的人数由406名上升至808名。
5000名学生拥有新教室
3月21日,峡江水边中学初二(5)班的学生何爱卿,一边指着贴在教学楼上的“中国革命老区专项资金项目”标志,一边高兴地对笔者说:“我们能从破旧简陋的危房教室里搬出来,能坐在宽敞明亮的多媒体教室里读书,是革命老区项目帮了忙!”
该县为增强项目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规划革命老区项目。针对全县教育资源贫乏、老化、落后等现状,该县去年将革命老区项目转移及配套资金875万元全部用于教育基础施设建设,为3所学校新建了3幢综合教学楼,总面积9690平方米,受益学生达5139人,极大地改善了教育设施条件,也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好评。
8000户农民走上致富路
金坪民族乡新民村有195户归侨难民,是一个京族、侗族、傣族等8个少数民族聚居的村,80%的群众以种植果树为生,收入低,生产条件落后,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2600元。为帮助该村改变落后的生产条件,60万元的革命老区专项资金下拨到了村里,为村民修建了一条长5.2公里通往果园的水泥路,不仅方便了果农生产,还方便了销售商进村调运果品,被当地村民称为“果园富路”。
要想富,先修路。该县始终坚持将省级革命老区专项资金全部用于民生工程,在捆绑相关建设资金的基础上,共投入3498万元资金用于改善4个乡镇25个村8150户群众的出行难问题,修通了5条长43公里的山乡致富路。如今,这一条条致富路就像一场及时雨,正默默地播撒着、浇灌着、满足着山乡百姓的不同需求。同时,该县为强化项目资金高效、安全使用,建立健全了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与项目单位签订项目实施责任书,按项目进度或合同要求拨付资金,对资金实行专账管理,派员参与项目的规划设计,监督工程建设质量,确保项目建得起、质量好、效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