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旅
空荡荡的候车大厅,就好像不远处看到的那空荡荡的火车站一样。幸亏姨妈他们想了急救办法用车转接我们赶着时间到达。一下车,小卫哥第一句话,关切着对着我,“头发都白了。”可能是在那耀白的灯光下,一切都清清楚楚。我只能夹缝在父母间笑言道:“爸妈的头发都是白的,我是遗传。”检票处前一样空无一人,误以为我们是不是迟到了,其实可能最后一班车票,或是什么其它的原因吧,直到上车时,依然是人员寥寥。
在这不长的距离里,坐昂贵高铁回武汉,是姐姐决定的。其实她的意思,我是知道的,就好像这次旅游前,她说的,乘着父母还能动,那就尽可能多玩几个位置吧。去的时候坐的是1561次,晚上七点半才到,听说这车次的号码越多,就越慢。结果果然走走停停,直到过了岳阳,这挤压的车厢才显得空松了一点。姐和她说她的小家庭坐在旁边低声嘻笑着。父母坐在我对面,可能是先前拥堵地气都喘不气的原因吧,现在居然他们挨着好像都睡着了。满车都是年轻人,或是学生们。三天的节假日,对于他们也许也还有我们来说,这是个短期旅游的好时候吧。
第二天早上七点不到,淅沥的潇湘雨点点落地,到处是湿的或是已经沾湿了我的旅游鞋。我们赶上大巴,从长沙出发上了高速。去之前,我们就查了这湖南地图,这个行程相当于从湘东直到湘西,果然到了十二点半才到吉首,昏脑壳,饿肚肠下车吃了午饭。云好像是从西往东吹的,这里却是已经晴了。说下面真正要走“湘西山路”了。突然想起了九六年,我参加工作,也就是在从紧挨着湖南的贵州玉屏下火车,坐夏利车到铜仁,听说铜仁机场到凤凰只有不到三十公里,一样的山水吧,记忆中的山清水秀,这方却不同了。本是一条路,来往的车,大车,小车,绝大数是旅游用的吧。车多了,必然要慢的,必然要堵的。忽走忽停,忽到了一个小街,地名已记不清,是不是赶集了,人,车混杂。
颠颠簸簸下午快到三点了,车才停在南华城门下,进了城门,沿着这沱江边的坡路下而上,进了一家客栈,离下面河边两分钟,我们的窗户不是对着江的,只看到这前后左右到处立着自建的私人旅馆,门口斜挨着两座八十年代早期立下的坟,没想到,晚上睡觉居然与这里的先人同眠。安排停当,导游带着我们从穿过一条熙攘的商业街,高到三王庙,低直至虹桥底后,说可以自由活动了.于是按照方向所指,走了这石板的老街,却挤满了各自的游客;浏览了这沱江风景了,只觉得这美好景色只存留在广告的照片里,亲到此处感受却是不同;蹦跨了这过河的“跳岩”,只知道这水并非有想象中的那么清,有一点黑,上面有着一层薄薄的泡沫,是不是此时不是涨水的季节,是不是上游的村妇洗涤留下的,不知道。转个弯,居然到了出发前的一桥,紧挨着我们的旅店,哦,上上下下沿着河边两岸绕了一圈。此时已经五六点了,赶紧找了个餐馆吃了饭,回旅社休息,听说晚上旅行社还有活动,疲乏的父母和我已经坚持不住,况且明天还要早起去这-那山-那水的苗寨,结果居然宾馆房间门都没关,就都睡着了。只是后来听姐姐说凤凰最美的可能就是夜景呢。
第二天,一样的赶,最后接着篇首的小卫哥接救了我们,完好的结束了这次旅游。尽管游览景色并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但是在车上,在路上,在凤凰,在外地,想着,做着都是旅行相关的事情,忘却了家中的事,或是自己的病痛,忘记了平常常想的事,也许就是这次旅行,或是行旅的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