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跃起一条"龙"吉水枫江"三保一弘扬"强镇富民
江边跃起一条“龙”
——吉水枫江镇“三保一弘扬”强镇富民纪实
这是一个赣江、同江穿境而过,既无矿产资源优势、且人均耕地不足1.2亩,拥有3.3万人口的大镇——吉水县枫江镇。近几年来,该镇以“三保一弘扬”为统领,以强镇富民为根本,坚持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进一步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固“三农”基础,营造和谐发展环境。仅2008年至2010年,该镇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25%,最高的一年突破1000万元;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在吉水县各乡镇中名列前茅。该镇是怎样从过去名不见经传的经济弱镇,成为江边跃起的一条“龙”、成为全县的经济强镇呢?
招商引资捷报频传
“借助外力促发展、夯实基础上台阶。”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齐心协力,树立招商引资是第一政务、项目建设是第一政绩、客商满意是第一追求的全新招商理念,组建小分队,采取以情招商、以诚招商、以产业招商、以商招商方式,实行招商网络化。此外,该镇创优招商环境,加强跟踪服务,营造了一个“亲商、安商、富商”的优良环境,让客商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去年镇里引进了投资5000万元的华伟太阳能聚热管路灯厂落户城南工业园,引进了投资1亿元的江西东升生态园有限公司落户该镇洲桥村,目前已开工建设,实现了引进重大项目、引进高科技项目的突破。
该镇还加大了“跑省、跑部”的力度,利用枫江籍在外成功人士多的优势,积极主动争项目、争资金。争取到小农水重点项目1100多万元,新增饮水工程150万元,江堤、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55万元,争取到在外成功人士为瑞枫小学和枫江公园捐资35万元,争取到发改委水毁工程项目资金25万元、省建设厅道路维修资金18万元。至2010年底,落户枫江镇的工业企业达30家,年创税收近千万元,为近些年来招商引资成效最好的一年。
全民创业气象万千
“为创业者营造最佳创业环境,让创业者受尊重受保护。”该镇深入开展“三争两创一促进”活动,即村党支部争当红旗堡垒,农村党员争当致富能手,村干部争当为民服务表率,创建村级建设示范点,创建村风文明示范村,促进和谐乡村建设。他们紧紧把握发展“一村一品”,培育致富能人,壮大龙头产业,为强镇富民增添了无穷动力,真正使“有事请找我、我为你服务”的服务承诺落到实处,采取镇党政干部挂点帮扶、无偿提供致富信息,联系贷款,开拓市场等优质服务,狠抓了罗坑花生专业合作社、清水陂蔬菜生产合作社、洲桥优质稻生产合作社、张家村病虫害防治合作社的运作,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大力培植畜禽养殖大户,建立了兰田村黄小秋、杨家塘村王伙保、江头村刘传益等千头养猪基地,以基地带动、辐射周边村落养殖业的发展。
新春佳节临近,春运进入高潮。由该镇南岭村党支部书记周龙华创办的江西龙威客运有限公司,每天都有大客车来往广东东莞,目前该公司拥有大客车四辆,固定资产达300万元,成为全省由农民创办的运作较好的客运公司之一。在周龙华的带领和帮助下,南岭村40多户村民购买了汽车,从事客货业务运输,户均收入超过3万元,全村500户农民户均增收上万元。依托几个养猪大户的引领辐射作用,至今该镇年出栏生猪上百头的有20多户,全镇年出栏生猪达1万多头,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600元。
在“党员干部争创产业、农民群众争创家业”的全民创业热潮中,该镇20个村(社区)干部已成为致富带头人。南岭村委会主任王敢生,家住上花园自然村,多年来,他积极学习种养技术,种植果树100多亩,每年养猪出栏近百头,年纯收入10多万元,是全村有名的致富能手。在他的带领帮扶下,该村150多户村民家家户户开发荒山荒坡种果树,全村果树种植达1000多亩,果业收入占人均收入的60%以上。至今,该镇20个村(社区)都创办了支柱产业,全镇没有一个空壳村。
改造山河重绘新图
“枫江人民斗志昂扬、敢叫山河重披新装”。该镇积极策应参与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借助重点项目以前所未有的气概,对枫江的山山水水重新安排。
至今,穿境而过的西气东输4000多米管道,除穿越同江的500多米隧道正在加紧施工外,其他工程已全部完工。针对洪灾带来的重大损失和惨重教训,该镇把水利设施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他们结合田园化建设,配合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争取到同江的改道项目——总长15公里的南河新建。该项目总投资达4亿多元,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即将进入施工阶段。与此同时,为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防洪抗旱灌溉能力。对黄牛石水库斜管进行了翻修,对界山、庙背、东坑、长塘、高峰五座小(二)型水库溢洪道进行了改建扩大;改造了小农水粮田1万亩,渠道预制块、块石、现浇共计100余公里;维修水陂15座、机耕道10余条总长16公里,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南灌区进行了清淤。在去年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有5000亩早稻绝收的情况下,他们提出“早稻损失晚稻补、提高单产夺丰收”,积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建立了洲桥、三联至栋下千亩优质稻创建示范基地,三联10亩品种对比试验基地,进行了简易测土配方试验、品种防早衰试验,全镇扩种晚稻2000多亩,共种植的31000多亩晚稻平均亩产达600公斤。据统计,去年全镇还向国家交售商品粮500万公斤,为商品粮基地增了光,添了彩。
为绘制最新最美的图画,该镇坚持“生态立镇、绿色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提升造林绿化水平。至去年底,完成了“1261”工程和巩固提升工程。即抓好了镇政府所在地绿地建设,建设了一座投资近40万元的“枫江公园”;完成了毫石至西沙埠公路毫石段、钟家塘段共计2000多米的公路通道绿化;完成了墙背、村前、洲桥、清水陂、毛家、周家新村6个新农村建设点绿化样板村和1100亩山地造林,对2009年以来的通道绿化实行了补植补栽,全镇处处呈现出“绿在村中,村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优美画卷。同时着力实施民生工程,让广大群众在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按照“三清六改四普及”的要求,全镇5个新农村点164户,完成改水改厕达95%以上。解决了洲桥、陂田、坪洲、毫石等村饮水问题。全镇群众100%参加了合作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