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采访,让我难以释怀
在与该女孩聊天时,记者发现她的言辞中总是充斥着固执,甚至有些偏激。因为多年前的她被自家的狗咬伤后一直未向家人说起这事,当时也没去打狂犬疫苗。直到去年,她在网上看到一则关于一个小女孩被狗咬了,数年后死亡的新闻。
这让她想到自己多年前被狗咬的经 历。为此,她变得寡言少语,性格也有些固执,甚至有些偏激。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对她进行了劝解和开导,她的家人在一旁也是含泪劝说,但她听不进去。
采访结束后,坐在公交车上的记者感觉有些压抑。回到办公室后,记者不禁对该女孩的状态进行反思:一件事情缘何能让一个人的变化如此大?记者觉得该女孩是走进思想认知的“死胡同”。因为思想认知的每一个层面包含不同的特点,行为可分为积极、较积极、较消极和消极性;情感可分为热情、平易、冷漠、冷淡;认知可分为优、良、中差;精神可分为坚韧、坚强、脆弱和懦弱;目的可分为明确、较明确、较不明确和不明确。 历史有至善,未来存至美。因此,每一个人对每一件事的认知都影响其对此的态度。
次日,该女孩给我发了短信,称她的母亲已带她到一家医院做了相关检查。检查表明,她的体内已经有了抗体。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的内心也稍微轻松了一些。但她随后发来的一条短信又让我再次压抑。短信上说:“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了,就是不能走出那道阴影。医生说我体内有抗体,没有事。而我始终不相信,我该怎么办?”看到这条短信后,我拿起手机却久久未能回短信。我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也许她真的需要一次思想认知上的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