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三湾畲族村
老式桑塔纳轿车在崇山峻岭间盘旋,时值仲秋,车窗外依旧绿意盎然,毛竹在微风的吹拂下向我们“招手”,大片大片的香樟林散发出特有的樟香。还有杜英、桂花、兰花、冷杉、枫树等植物映入眼帘,令人目不暇接。
约半小时后,我们到达畲族村。村党支部书记带一拨人老远在村口等候。书记姓兰,他边走边介绍情况。
兰书记说,此地畲族是元朝初期福建长汀兰姓畲族造反失败后逃难来到永新的,慢慢繁衍发展到如今的1700多人。畲族村说的全是客家方言,而与我们交谈则说永新话。兰书记指着东边几排土坯屋说,以前居住的全是这些燕子屋,如今也有好几户还在住这样的房子,冬暖夏凉,房子是用黄土和篾片筑成,门小,但里面空间大,人住在里面非常舒坦。我抬头环顾了一下畲族村的四周,全村四面是山,村子坐落在其间,整个村的地形就如福建的围屋,心想当时兰姓畲族的鼻祖也是找了许多地方后才选择高车垇的。
兰书记把我们带到了一座坟墓前,这是他们祖先的墓。墓的朝向坐北朝南,坟头用土烧的青砖砌成,看起来很普通。与永新当地不同的是它的墓穴,本地是挖出一个穴,他们可是要选在比较陡的地方,钻一个洞,然后再把棺木放进去,再砌坟门。兰书记说这样的墓不但干燥,而且保存时间会更长,不易塌陷。
村尾有座较古老的畲族庙,庙的面积不大,但建筑风格与普通佛庙有些不同,外形有点像西方的教堂,但又不脱佛庙的底蕴,算是中西合璧吧。还没进庙门便可闻到浓浓的檀香味,兰书记说这里365天不断香火,上了年纪的畲族老人每天都会在这里上香拜祖。踏进庙堂,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着畲族服饰的木雕像,同行的县委统战部罗副部长说这便是高车垇兰姓畲族的鼻祖。香台上供放了些点心,最抢眼的还要算那个猪鼻子。旁边的一位畲族老乡告诉我,村里哪家杀了猪、羊、牛之类的牲口,都会把牲口的鼻子割下来,第一时间放在这里供奉,以表自己的孝心与虔诚。庙室四周还挂满了一叠一叠的红绸带,上面写了许多歌功颂德、虔诚膜拜等文字。同去的四人,一起向畲族兄弟的祖先上香行了大礼。
兰书记把我们请到了他的新家,青砖白瓦,在本地算是较好的住房。他老婆端来了梨,梨很甜,味道有点像蜂蜜,是自己山上种的,没有污染,与外面买的味道完全不同。吃着梨,罗副部长说唱支畲族歌来听听,调节一下气氛。兰书记说那就叫我爹亮亮畲族的情歌怎么样?我们当然很高兴。约过了十分钟,老爹手拽一根长长的烟斗进来了。老爹81岁,脸上布满了松皮一样的皱纹,但身体依旧硬朗,向我们行了个畲族礼后,就亮起了嗓子,音调虽然有点浊,但听起来高亢悦耳。歌词的大意是:“正月里来是新年,静静坐在灶门前,漂亮媳妇来烧火呀,多情公公来抽烟喽,你我感情在此地讲呵,你能答应不答应呦……”
我听着有点奇怪,问那是什么情歌,兰书记笑着说:是一首“扒灰歌”。我笑了。兰书记忙解释,这并不是说畲族人有“扒灰”的传统,而是一种儿子结婚时闹洞房特有的礼节,意思是教育儿子要管好、待好自己的媳妇。
中午12点,随兰书记看了看在建的村支部办公大楼,他说今年底便可搬进大楼里办公,这是村里唯一一幢水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是省、市宗教局拨的款,这里有政府对畲族兄弟的关怀。
离别时,兰书记送了很远,他说这是规矩。山里显得寂静,唯有鸟儿在打鸣,听到了鸟儿叫,我们又似乎听到了畲族兄弟悦耳动听的族谣,“带着几分祝愿,带着几分虔诚,我和你永远在一起,山不管有多高,路不管有多长,心与心相连铸就永恒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