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减贫趋势呈现出明显的马鞍形
范小建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做主旨发言时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难以避免地受到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2001年以来,中国减贫趋势呈现出明显的马鞍形。2000年-2003年,低收入以下贫困人口从9422.8万减少到8517.7万,年均减少301.7万,减贫进程较“八七计划”期间明显放缓。2004年-2007年,随着统筹城乡、以工促农战略的实施,国家相继出台了农业补贴政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加大了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业的投入力度,减贫速度明显加快,低收入以下贫困人口从8517.7万减少到4319.5万,年均减少1049.5万。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减贫进程受到明显影响,当年贫困人口只减少313万,2009年也仅减少410万人,年均脱贫人口规模基本回归到2000年-2003年的水平。
范小建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贫困地区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继续得到改善,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长9.2%,增速略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552元,实际增长8.7%。其中外出务工收入增长强劲,外出就业的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20.5%,比2008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恢复到金融危机前2007年底的水平。
范小建说,尽管扶贫开发成就显著,但中国减贫事业仍任重道远。按照中国政府现行扶贫标准,还有几千万贫困人 口。按照联合国标准,规模更大。从发展差距看,全国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2002年的3.1:1扩大到2009年的3.33:1,绝对差距高达12000元。全国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也由2002年的6.8:1扩大到2009年的8:1。而减贫成就也不稳定。2008年的贫困人口中有66.2%在2009年脱贫,而2009年3597万贫困人口中,则有62.3%是返贫人口,这反映了贫困人口的脆弱性和致贫因素的复杂性。与此同时,自然灾害、市场因素、环境因素等等,进一步加大了扶贫工作的难度。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 |
当前平均分:-0.26 (62次打分) | |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 |
当前平均分:-0.11 (55次打分) |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