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饭桌”如何让家长安心
“小饭桌”,大问题。新的学期开始了,选择什么样的“小饭桌”又成为广大家长的烦恼。我省民建会员杨建光连续3年撰写相关建议,希望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小饭桌”是给中小学生提供饮食、休息和教学辅导等服务的营业场所。随着入学儿童的增加,许多没有时间照顾和接送孩子的家长都希望通过“小饭桌”的服务,解除孩子午饭、休息等困难。
最近几年,“小饭桌”受到供需影响,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服务行业。通过3年的调研,我省民建会员杨建光认为,该行业多年以来存在的“三无”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家长。我省民建会员杨建光认为,该行业如果规范管理,必将扩大就业,方便服务,创造价值,但如果长期以来不良发展,会成为大的社会问题。
行业“三无”影响长远发展
杨建光介绍,从整个行业的发展而言,面临着“三无”的状况,影响该行业的长远发展。
无标准化建制。多数小饭桌的班容量不受限制,有的营业场所不足100平方米,却吸收了50多名学生。有的地方寝食不分、卫生条件和环境质量极差。
无一体化的管理。现在小饭桌服务一直游离在监管范围之外,居于居民居家自办,“三无”(无经营许可证、无卫生证、无税务登记证)居多,而且在营业中有扰民现象。
无统一收费,在营业中根本不会对健康保育、卫生防疫、教育管理进行科学服务。由于“小饭桌”多集中于学校周边的居民区,“小饭桌”价格不等。上述情况导致一些“三无”“小饭桌”长期无人监管。“小饭桌”引发的社区扰民投诉,服务纠纷、食品卫生安全很难维权。
将“小饭桌”纳入城市发展规划
在一定意义上讲,“小饭桌”服务对象是公众,应属于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杨建光建议,应把“小饭桌”的发展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中。在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建设过程中,把这一公共需求和公共服务配置好,既可以节约建设成本、扩大该行业的发展,提供标准化服务,还可以增加服务岗位,解决社会就业压力。
城市发展规划部门,应提早进行研究,从群众需求、社会需要、创造价值的角度,在公共部位,在交通等相对便利的区域,增设“小饭桌”服务场所的规划和建设。
统一行业标准提高服务水平
要解决“小饭桌”目前存在的营业面积小、饮食营养结构差、营利目的强的问题,杨建光建议,应制定和规划该行业的服务标准,进行标准化建设。对经营性质的“小饭桌”进行证照化管理,规范容量,保障“小饭桌”环境卫生安全。制定严格的卫生防疫监督程序,把“小饭桌”纳入传染性疾病的监督和控制联系点。同时,对“小饭桌”的教育辅导进行检查。不能让一些原本禁止了的校外辅导班借“小饭桌”再度恢复,从而逃避监管。
杨建光还提出,卫生、教育、公安、税务、工商、物价等部门,应协同对经营性“小饭桌”进行定期检查和达标评比。有关“小饭桌”的投诉和情况反映应有一定的反映渠道和督办平台。有关部门还应对“小饭桌”从业者进行上岗认证、岗位培训、人员素质教育、卫生安全教育等。
建设校内“小饭桌”方便管理
“应建设校内‘小饭桌’,解决学生食宿方面困难。”杨建光建议,在非寄宿制学校内部,增设一定标准的校内“小饭桌”。从统一餐饮结构、统一营养配置、进行卫生防疫、开展安全教育、统一教育辅导的角度,解决学生的现实需求。在不具备开设校内“小饭桌”的学校,可以采取学校与社区共同建设的方式进行合作经营或委托管理。学校可以定期抽出教师和管理人员,对有联系的“小饭桌”进行卫生、教育、环境、安全方面的建设指导。从而把社会上的“小饭桌”带动成为安全、卫生、有一定教育质量的服务机构,创造出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 |
当前平均分:-0.18 (49次打分) | |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 |
当前平均分:0.17 (48次打分) |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