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健身娱乐莫扰民
虽然这几天天气闷热,家住省会中山路民心河附近的王阿姨一家却每晚8时后就关上了窗户,“民心河边上公园里有一合唱队,每天晚上都要唱歌。开始声音不大,后来配备了音响,声调越来越高,可吵了。有时唱到晚上10时都不散。”王阿姨生气地说。
对此,省会市民赵女士也深有感触。赵女士每晚都在翟营大街和裕华路附近散步,“附近街心公园里有不少健身娱乐队伍,有的还配备了扩音器,本想吸引更多的群众跟着音乐一起唱歌跳舞,丰富大家的业余文化生活,可有时候声音太大了,反引起周围居民的反感。有一次因为影响到小孩休息,周边居民还和活动组织者吵了起来。”
9月13日晚上8时30分,笔者在省会建华大街和中山路交叉口看到,几个秧歌队分占了路口三个角落,每个秧歌队都有四五个人在敲锣打鼓,声音大得行人几乎听不到过往汽车的喇叭声。
[编辑感言]
快乐自己、丰富社区文化的同时,别惊扰了附近居民的清静――我们希望一些群众在健身娱乐的同时更多地顾及周围居民的感受,也建议有关部门、社区能多给予他们一些更安全适宜的活动场地支持。
马文治:
义务清理街头小广告11年
“这样的老人特别可敬!”9月9日上午,省会王女士在平安公园公交候车站等车时看到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在认真地清理贴在站牌上的小广告,原以为是清洁工人,细打听才知道老人是一名退休干部。9月11日,笔者找到了这位名叫马文治的老人,他已经义务清理街头小广告11年。
“这些小广告不仅影响城市环境,而且大都发布的是一些违法信息:有的代开发票,损害国家的利益;还有的伪造学历和证件,坑骗百姓。”马文治1999年退休后曾返聘到和平医学院,学院里就有个别学生被这种小广告骗了钱。他对此深恶痛绝。
自此,马文治开始义务清理这些小广告。最初用小铲子清理,感觉不方便随身携带,他又改用小刀,几年下来,小刀竟用坏了四五把,“后来我发现废旧自行车的车梯比较长,方便清理贴在地上的小广告,上面有弹簧用起来也省劲。”
如今,马文治每次出门都带着他的自制工具,走到哪就清理到哪。9月13日下午,笔者来到马文治经常清理小广告的平安大街,周边的几个公交候车站几乎找不到小广告的踪影。马文治说,随手清理小广告的“好习惯”,他还要坚持下去。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 |
当前平均分:0.31 (45次打分) | |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 |
当前平均分:0.02 (45次打分) |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