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免费美容暗藏“猫腻”

热度310票  浏览1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0年9月15日 15:15

近来,不断有高校学生来电反映,一些美容院先以“免费服务“为名,诱骗她们接受服务,然后又以种种理由骗取费用。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说起自己与“免费美容”的“亲密接触”,大学生小张和小姜总结了这么一句话。 9月10日上午,小张和小姜在火车站附近逛街时,被一男子拦住,给了她们每人一张小广告卡,说是凭此卡可去店里免费领取一份小礼品。随后,该男子还专门领着她们到了一家美容店。后来,她们又被带到楼上做“免费”的基础护理。

两人被分别带到了两个房间。“躺下、洗脸,紧接着她们就开始讲价钱了,先说毛巾需交5元钱,再说我的皮肤很脏,要购买排毒产品,说原价260元,因为是学生,所以打五折,130元就可以了。”小张说。

之后,美容店以办“VIP护理卡”月卡等为名,收取两名女生多种费用。两个小时内,两名女生带的钱几乎被掏空,还刷掉了银行卡里的700多元,办了卡,买了产品,每人618元,合计“被免费美容”了1236元。

据了解,有关美容消费陷阱的投诉不在少数,特别是暑假开学后,个别美容商家把眼光瞄准了高校学生,因为他们知道这个群体对美容消费不熟悉,但又有些新奇,便以免费为诱饵,引诱这些人上当受骗。

对此,市工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接到过不少街头遭遇“免费体验美容美体”的相关投诉,这免费背后,其实暗藏着不为人知的陷阱。商家以“免费”提供服务的方式向消费者推销产品,应当用文字明示的方式告知消费者,哪些属免费范围,哪些属有偿使用范围,不得以虚假表示的方式,迫使消费者付费试用。如果打着“免费体验”的幌子,设置消费陷阱,服务之前故意不作“免费”的说明,事后又故意曲解“免费体验”的含义,是违反规定、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TAG: 猫腻 美容
顶:18 踩:13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31 (90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6 (90次打分)
【已经有99人表态】
12票
感动 感动
11票
路过 路过
12票
高兴 高兴
9票
难过 难过
15票
搞笑 搞笑
14票
愤怒 愤怒
12票
无聊 无聊
14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省城检察官深山献爱心
  • 下一篇:鹿泉西鲍庄足球场大的污水坑没有防渗措施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