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介:能否当个好红娘
人们稍稍留意,就会发现我们身边的街巷中,社区里,到处都有为青年男女当“月老”的婚介机构。近日,笔者走访了省会多家婚介所,发现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婚介档次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尤其费用差别之大、隐私没有保障,叫人担忧不已。
收费混乱 隐私难保
8月4日,笔者走进一家婚介所,红娘直接说:“见面先交100元至300元介绍费,如果要留电话,就交10元联系费。”问起如何入会,红娘说:“有身份证就行。”笔者又问:“怎么还要身份证啊?”红娘说:“这主要是确保你的诚实。”见笔者有些犹豫,她又笑呵呵地说:“没有带也没问题,我瞧你挺老实的,你先填张表。”笔者填写了化名、身份证号码后,该红娘连看都没看,就放在一旁,然后叫笔者留下联系电话。当笔者又提出要看会员资料时,红娘随手拿出一本文件夹说:“随便看,里头都有。”只见里面会员照片、姓名、年龄、工作性质、婚姻状况等一应俱全。红娘见笔者瞧得仔细,就介绍说:“还有更好的会员资料,交了钱入了会才能看。”
笔者走访了多家婚介,粗略估算,从填表到第一次打电话介绍,征婚者至少得先交二三百元。成为会员后,收费少则五六百元,多则四五千元。“婚介国标”要求,“保护征婚者个人信息安全”。然而,婚介所大都先主动“泄密”。
责权不一 多头管理
一边是庞大的征婚市场,一边是鱼龙混杂的婚介机构,在半个多月的走访中,除了位于广安大街的新纪缘婚恋所等不多的大型正规的婚介所外,其余普遍缺乏婚介资格证书。往往当要求婚介人员出具相应的营业执照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时,工作人员立刻推脱说,营业执照正在办理或拿去年检了。
针对婚介所的注册资格,笔者咨询了省民政厅,办公室一位负责人说:“如今,民政部门不再负责婚介所资格的注册事项了。”随后,笔者联系了石家庄市工商局,注册登记档案室的吴主任说,目前工商部门负责对婚介所注册的资格审查,只要符合一般盈利性企业的注册资格就可进行注册,并不负责婚介师的相关培训和执业证书的获取。
面对这些情况,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公关传播经理谢庆庆告诉笔者,去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婚姻介绍服务标准》其实并不具备法律上的强制性。一些律师认为,婚介行业管理涉及民政、工商、公安、物价等多个部门,民政部门目前没有“婚姻机构审批权”;工商部门虽负责注册登记,但因无具体标准而无法衡量其服务质量;由于是市场行为,可自由定价,物价部门无权干涉;公安部门只能“事后”防范,纵然锁定“婚托”,却经常面临取证难、定性难。由此形成了责权不一、多头管理的市场现状。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 |
当前平均分:-0.04 (112次打分) | |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 |
当前平均分:-0.17 (103次打分) |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