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夏淑英:一曲悠扬的红色赞歌(图)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大江网   发布者:吉安晚报新闻
热度423票  浏览20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4年9月11日 15:30

吉安东固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讲解员夏淑英

吉安市青原区东固革命根据地博物馆

夏淑英收集来的珍贵革命文物

夏淑英为学生进行讲解

  大江网/吉安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曾庆扬报道:“四十七年风雨兼程,不易亦不悔,这是讲解员之责,亦是东固人之荣。”在时光长河中,夏淑英就如同一曲悠扬的红色赞歌,唱出了四十七载春秋的坚守与奉献。这份对故土的深情与自豪,驱使着她心向远方,期盼更多人来到这片浸透了革命先烈热血的土地。

  1959年出生的夏淑英,1977年参加工作,在东固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担任红色讲解员,未曾想,这一站便是半生的风景。在这座1932.3平方米,承载着“东井冈”红色历史记忆的殿堂里,她以声传情,为逾420万人次细细地描绘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成了红土地上永不褪色的精神灯塔,她先后曾获得过中国好人、第八届吉安市道德模范等诸多荣誉,她的事迹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扬。今年65岁的她,如今还依然怀着满腔热忱,坚守在讲解之路上。

  “上有井冈凌云志,下有东固烽火情。”吉安市青原区东固这片英雄辈出的土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斗争的辉煌与艰辛。夏淑英,作为这片热土上的女儿,自幼便在祖辈们的口述历史中汲取养分,那些关于理想与信念的故事,如种子般深植于心田,静待发芽。

  1982年,夏淑英结婚了,因丈夫的爷爷邱有文就是一名烈士,为她的人生增添了另一抹红色印记,在和婆婆一起生活的24年里,夏淑英听到了很多关于爷爷的故事,特别是其遗训“烈士的鲜血不可白流,必须秉承他们的遗志,将革命事业继承下去!”,如同号角,激励着夏淑英在讲解员的岗位上更加坚定不移。

  1989年,面对馆内工作人员的极度匮乏,夏淑英毅然挑起了馆长、讲解员、管理员的多重重担,以一己之力,守护着这里。即便是在设施简陋、环境艰苦的条件下,她也没有抱怨,反而更加努力地工作,细心照料着馆内的一切,甚至是院子里的花草树木。

  “那时候,陈列馆的设施环境并不好,不仅地面全都是泥土,瓦片堆叠而成的屋顶也经常漏雨。”夏淑英说,当时为了保护好馆内的文物不被淋湿,她常常叫上丈夫,两个人一同爬上屋顶去修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她一个人坚守了15年,直到2005年,博物馆招聘了新的工作人员,她的负担才有所减轻。

  谈及坚持的动力,夏淑英总是笑着回应:“因为我热爱这份工作。”这份热爱,驱使她不断学习,从资料中汲取知识,从长辈处聆听故事,将红色故事烂熟于心,更将情感融入每一个字句中,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震撼与感动。她重新挖掘和整理了200余首红色歌曲、20余个感人的红色故事,用生动的语言和饱满的情感,将革命历史娓娓道来。

  “不知道你们听没听说过‘路条’,这是我从一位刘姓的老红军口中听来的一个小故事”“等啊等,等啊等,等到青丝变白发......”在夏淑英讲解的过程中,一个个革命故事总是信手拈来,一曲曲动人的歌谣总能脱口而出,情到深处给游客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夏淑英的足迹遍布东固的每一个角落,她不仅是故事的讲述者,更是历史的收集者。为了丰富博物馆的展品,她经常在难得的休息日里徒步前往革命旧地,一家一家地询问当地居民,收集珍贵的历史文物。她收集来的文物中,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在非常偏僻的地方发现,保存得完好的革命战争时期的手雷,那一次,她徒步跋涉了20多里路,虽然辛苦却也十分开心。如今,这些文物都已成为了博物馆的宝贵财富。

  2002年7月,由于上游河堤决口,东固发生了山洪,整个老街全部被水淹没,水深甚至达1米。就在大家自顾不暇的时候,夏淑英突然想起了那块记录着红军将领黄公略生平事迹的珍贵牌匾:“这块牌匾很重要,必须抢救回来!”心中念头一升起,她便不顾自身安危,逆行而上,在大水中救下了被墙土压住的“公略台”,那一刻,她用行动诠释了“诚信”二字的千钧之重。

  2009年,即便是到了夏淑英法定的退休年龄,她对红色事业的热爱依旧炽热。她选择重返岗位,继续用声音传递力量。而这一讲,又是十五载。她说:“这是我所热爱的事情,只要我身体还能吃得消,就会继续做下去。”

  夏淑英的坚守之路,每一步都凝聚着家人的坚实后盾,尤其是她的丈夫邱仁荣。每当谈及妻子的工作,邱仁荣总是难掩心中的骄傲,他表示,夏淑英不仅在工作中非常上进,对待家庭亦是同样用心。“她是一个很朴实、节俭,也很能吃苦的人。”回想起刚结婚的那段时间,由于自己工作在外,夏淑英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工作,还要照顾家中的母亲和年幼的女儿,经历了许多艰辛与付出。

  “她对工作是很有奉献精神的,哪怕是在非工作时间,只要有需要,她都会义无反顾回到岗位,从不推脱。”东固畲族乡副乡长兰智文对夏淑英也是赞不绝口。记得有一次,在夏淑英休息的时候,接到了一个临时讲解任务,当时,还在山里的夏淑英二话没说,立即放下了手头的事情回到家中,然后骑着自行车赶往博物馆,不料途中突然下起了大雨,但她没有停下,依然拼命骑着车,心中只想尽快到达目的地,不耽误工作。抵达博物馆后,尽管全身淋湿,她首先做的却是向众人诚恳道歉,自责于自己的迟到。这一幕深深触动了兰智文,夏淑英的敬业精神和对工作的热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也有不少人表示不理解,但对于夏淑英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份谋生的工作,更是一份承载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使命。

  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之路上,夏淑英不仅是历史的守护者,更是红色精神的播种者。近年来,她以满腔热忱投身于“小小红色讲解员”的培养工作,将那份对革命的敬畏与热爱,化作滋养下一代的甘露,让红色精神的火种在新时代的少年心中熊熊燃烧。

  夏淑英深知,讲解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共鸣与心灵的触碰。因此,她总结出一套独特的讲解艺术,强调深入领悟故事内涵的重要性。她认为,唯有自己先被故事中的精神所打动,方能以真挚的情感触动听众的心弦,让红色精神在每一次讲述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作为校外辅导员志愿者,夏淑英通过亲身示范,手把手教授,在东固民族小学精心培育出200余名“小小红色讲解员”,这些孩子们如同初升的太阳,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将革命的火炬传递得更远、更亮。

  这条路虽然布满了荆棘,但夏淑英始终步履不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跨越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当被问及最大的收获时,她的笑容中洋溢着满足与幸福:“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东固这片热土,走进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聆听我的讲解,并亲切地称呼我为‘夏老师’,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与成就。”

( 0 B )

( 0 B )

( 0 B )

( 0 B )

顶:32 踩:14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6 (125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7 (153次打分)
【已经有99人表态】
12票
感动 感动
11票
路过 路过
14票
高兴 高兴
12票
难过 难过
10票
搞笑 搞笑
20票
愤怒 愤怒
9票
无聊 无聊
11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江西吉安田径名将刘虹入选巴黎奥运会 将开启第五次奥运之旅
  • 下一篇:吉安西站开启“暑运模式” 预计发送旅客56万人次(图)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