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现代吉安采茶戏《有盐同咸》晋京演出启幕(图)
新闻发布会现场
大江网/吉安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曾庆扬报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是发生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真实故事。4月13日上午,大型现代吉安采茶戏《有盐同咸》晋京演出召开新闻发布会。这部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旅厅指导,吉安市委宣传部、吉安市文广新旅局出品,吉安市采茶歌舞剧院创演的大型红色题材力作,定于4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精彩启幕,走出吉安,向全国观众展现井冈老区新时代舞台艺术创作的最新成果和吉安地方戏曲的独特魅力。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陈晓平,吉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瑞峰等相关领导及《有盐同咸》导演童薇薇携主创团队出席新闻发布会。30余家中央和行业媒体记者现场采访报道。新闻发布会对《有盐同咸》创作过程、剧目风格、吉安创新培育地方戏曲及进京演出总体安排进行统一发布。吉安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及该剧主创团队现场接受媒体采访。
“永不脱离群众,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有盐同咸》是一段从“盐”开始的井冈故事,是一曲军民鱼水情深的热歌,是一部放射出井冈山精神新时代光芒的初心之作。
故事发生在阴云笼罩的20世纪20年代末的旧中国井冈山,山歌妹子七秀因家境贫寒被迫嫁给地主当小妾,七秀的悲戚之声引起路过红军的关心,红军为解救七秀,将无比珍贵的半罐食盐相赠,而这“半罐盐”和红军(杨鸿飞)的背影犹如一颗种子,在七秀的心里生根发芽……
全剧以井冈山精神为魂,以庐陵文化为骨,以“盐”为载体,聚焦普通人物,反映宏大主题,并充分运用《反川调》《别店调》等江西特色采茶曲牌和山歌,通过《分盐》《埋盐》《化盐》《饮盐》《识盐》《歌盐》六场戏,生动再现了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红军坚持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誓言“只要红军有盐吃,就得让老百姓的菜碗也是咸的”感人场景。
李瑞峰在致辞中表示,在那段烽火岁月,“有盐同咸”折射着浓浓的军民鱼水情,90多年后,在红色摇篮吉安,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传承红色基因,精心创排了这部取材于真实革命故事、融合吉安采茶戏和山歌的戏剧精品,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自2023年10月以来,《有盐同咸》已进行四轮演出,先后演出近30场,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掀起了争相观看《有盐同咸》的社会热潮,成为打造江西红色文化IP又一地方戏剧力作。
据吉安市采茶歌舞剧院院长黎勇介绍,该剧的主创团队皆为业界翘楚。国家一级编剧罗周,十余年笔耕不辍创作百余部剧本,多次荣获曹禺戏剧文学奖、田汉戏剧奖剧本等。国家一级导演童薇薇,执导作品百余部,涉及数十种剧种,作品多次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等近百项大奖,《有盐同咸》也是戏剧界两位著名江西才女携手合作的第7次部剧。
吉安古称“庐陵”,素有“江南望郡”“金庐陵”美誉,地处赣江中游,自古崇文重教、人杰地灵,孕育了极具特色的地方戏剧――吉安采茶戏。吉安采茶戏起源于明初,形成于清末,流行于吉安及周边地区,唱腔、道白使用吉安土气的“官话”,朴实自然、通俗易懂,特色鲜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