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探访吉安老字号】“永叔公”腐乳:传承百年工艺 飘香万里餐桌
编者按:老字号品牌,是中华商业文明的璀璨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它们凭借精湛的技艺、独特的口感和卓越的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成为消费者心中的金字招牌。每一家老字号品牌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蕴含着匠人们对传统工艺的坚守与执着。近日,大江网记者深入江西省吉安市多家“中华老字号”品牌企业,探寻老字号品牌的传奇故事,展现它们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的新活力。
永叔公腐乳品牌创始人 黄伟斌
公司的标准化生产车间
大江网/吉安头条客户端讯邹成龙、记者周雪莉报道: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吉安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如同古树般根深叶茂,展现出强大的活力。这些品牌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吉安市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为此,大江网特别推出系列报道,带您领略品牌的传奇与文化魅力。近日,记者走进欧阳修故里永丰县,探寻“永叔公”老字号百年赞誉背后的奥秘。
在吉安市永丰县,提及“永叔公”腐乳,可谓家喻户晓。这款历经数百年的美食,不仅是时间的馈赠,更是技艺与智慧的结晶。据《永丰县志》记载,沙溪、龙冈、潭头等地制作的豆腐,因质地细腻、洁白如玉、无豆浆水味而广受赞誉。历经数百年的沉淀与发展,“永叔公”腐乳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成为代表中国美食文化的一张名片。这背后,离不开三代人的坚守与传承。
谈到“永叔公”的发展历程,江西永叔府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金晓芳深有感触。她介绍道,“永叔公”腐乳的创始人黄伟斌,这位来自广东兴宁的客商,是其丈夫的爷爷。1937年,为躲避水灾,黄伟斌携家带口迁入永丰,开设了“广兴隆”店,以酿酒为生。战乱时期,店铺虽遭损毁,但他并未放弃,在沙溪重新创立了“广昌隆”店,并开始了永丰霉豆腐的制作。这段艰难历程,为“永叔公”腐乳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1年,第二代传人黄伟斌的女儿黄育英,这位曾经的沙溪乡妇女主任,凭借对酿酒及霉豆腐制作工艺的深刻理解,带领一批妇女创办了永丰县腐乳厂,并以沙溪为名创立了“泷冈牌”腐乳。此举不仅为当地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更让永丰霉豆腐的美名远扬。
1998年,第三代传人黄伟斌的孙子黄金华接过了这份重任。他毕业后,便投身于永丰县腐乳厂的经营中,专业从事霉豆腐的制作与销售。2000年,黄金华巧妙借用当地文化名人欧阳修的影响力,创办了江西永叔府食品有限公司,并注册了“永叔公”牌商标。
历经三代人的不懈努力,“永叔公”人始终坚守着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执着追求,不断创新与优化传统工艺,让“永叔公”腐乳的味蕾记忆得以延续并传承。如今,公司已成功开发出特色腐乳、香辣制品、酱腌菜制品三大系列产品,具备年产5亿元的生产和销售能力。
永叔公招牌辣腐乳
“永叔公”腐乳系列产品
在生产车间,金晓芳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腐乳的制作过程。从严格筛选大豆开始,每一颗都需达到蛋白质含量大于36%的标准,确保原料的高品质。接下来的除杂、浸泡、磨浆、过滤、煮浆、点浆、压榨、切胚、接种等36道工序,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特别是长达180天的二次发酵过程,在时间的催化下,普通的豆腐块经历了一场神奇的蜕变,变得绵密细腻、口感醇厚,散发出令人陶醉的香气。
金晓芳说:“历经八十八载春秋,我们在腐乳制作上从未停止创新与发展的步伐。我们从传统的自然发酵转向最先进的菌种发酵、人工接菌,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更确保了品质的卓越与效果的显著。”她强调,既要传承品质,也要与时俱进。尽管油腐乳的市场需求量稳定可观,但公司并不满足于现状,而是在红方腐乳和白方腐乳的制作上积极探索与突破,并研发生产腐乳的衍生品酱菜、蒜蓉辣酱、鱼仔辣酱、香菇肉末酱、酸菜等,满足消费者对于多元化、健康化食品的需求。
多年来,江西永叔府食品有限公司凭借匠心独运的传承与不懈的创新精神,成功地从一家作坊式的小企业发展成为江西省调味品生产行业的领军企业。
2005年,公司荣获“江西十佳调味品企业”称号;2010年,被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企业;2020年,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2022年,更是荣获“百强品牌”企业、“赣青优品”企业、“省级龙头”企业、“赣鄱正品”企业等多项殊荣。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公司对初心的坚守和对前行的执着。
如今,“永叔公”腐乳已走出国门,用近百年的传承和精湛的工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美食的独特魅力。展望未来,“永叔公”腐乳将继续秉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的理念,不断推出更多优质、健康、美味的腐乳及其衍生品,为更多消费者带去美味与健康的享受,让这一老字号品牌更加深入人心。